-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呈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中考高频考查句。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你我是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好似近邻。请不要再即将告别的岔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涕泪涟涟沾湿衣襟。
【作家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诗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内容赏析】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主旨】
诗人的朋友杜少府将去蜀州任职,诗人在送友路上作此诗对友人表示慰勉,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及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名句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赏析: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在这里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巩固训练】
一、理解性默写。
1.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地势和风貌,但举目千里,无限依恋的送别情谊就自在其中了。
2.毕业留言本上,我们既可以用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勉励同窗,也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来互相鼓励。
3.唐朝陆龟蒙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作者和杜少府都远离家乡、外出做官,并流露出离愁的诗句是“????????????????,????????????????”。
【答案】
1.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4.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二、赏析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点明了送行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作者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表现了作者不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别时不应作小儿女之态。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答案】
1.B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和不舍。
【解析】
1.B项,“悲伤之情”表述有误,本诗诗情明快,意境旷达,一扫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和悲苦缠绵之态,并无悲伤之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意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运用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高三议论文增分必背素材:近三年经典时评集锦(用于道理分析).docx
- 2023秋八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2周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docx
- 2023秋九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2周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docx
- 2023秋七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2周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docx
- 2024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一)语文试卷讲评.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之以小见大手法.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思维训练技法:常见的14个思维方法.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科技强国:筋骨句+金句+题目+段落+范文.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一轮复习:《红楼梦》材料写作.docx
- 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