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县栗木桥、破桥、大跨度拱券桥发掘简报.docxVIP

水县栗木桥、破桥、大跨度拱券桥发掘简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县栗木桥、破桥、大跨度拱券桥发掘简报 伽水县位于长江北岸。该区域分布着五个水系:祁河、祁河、巴河、望天湖和策湖。31条支流通过5公里以上的程序和76个湖泊。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浠水境内共发现并登录43座桥梁建筑(见附表),主要为拱桥与梁桥两种形式,它们涉河越涧,至今仍然在使用。下面就保存较好的桥梁分别介绍。 栗木桥位于浠水县散花镇花园岗村九组策湖湖汊上,东北距福主庙小集镇约2公里,西南距散花镇政府约5公里,海拔36米(图一)。该桥保存较好,红砂石块砌筑。泥土桥面呈长方形,长15.7、宽6、高5.8米,占地面积95平方米。单孔,一券一伏,拱券纵列砌筑,半圆形,跨度5.49、矢高3.5米。桥身用较规整一大一小两种红砂石条相间砌筑,砌筑中用白灰浆粘合,并用白灰沟缝。桥两端筑有土堤。桥墩也用红砂石块筑砌,高1.4米(图二)。策湖是浠水县第一大湖,湖汊较多,栗木桥所处的湖汊两边为山岭,在没有桥的情形下,交往通行极不方便。《蕲水县志》(注:蕲水县即今之浠水县)记载,清乾隆时期当地绅士潘伊超捐资筑堤并修此桥。 天保桥位于浠水县竹瓦镇五丰村三组苍屋湾(自然村)东约350米,西北距竹瓦镇政府约8公里,海拔42米(图三)。该桥东西向跨于一条小河上,保存较好,石结构。桥面平面呈长方形,截面呈弧形,长10.8、宽3.8、高3.9米,占地面积41平方米。整个桥面由28列条石铺成台阶路面。拱券为单孔,一券一伏,纵列砌筑,跨度6.2、矢高2.6米。南北拱券正中的券石上分别阳刻“天保”、“万寿”字样。桥身用毛石垒砌,桥墩用三层花岗岩条石筑砌,高0.6米(图四)。该桥主要满足小河两岸居民通行,形体较小,结构坚固。 破桥又叫王家墩桥,位于浠水县兰溪镇兰溪村一组王家墩(自然村)北约50米,西距浠河20米,西北距兰溪大桥及兰溪镇政府1.5公里,海拔24米(图五)。该桥为南北走向的三孔石拱桥,全桥用红砂石筑砌,整体平面呈“亚”字形,通长43.3、宽13.6、高8.6米,建筑面积589平方米。砂土桥面,长43.4米、宽7.6米。三孔拱券均为纵联砌置,券脸为单券单伏,其中主孔拱跨9.2米,矢高4.3米,两副孔拱跨5.6米、矢高2.7米,副孔西立面拱券中部券石饰如意牡丹吉祥图案。桥身用两种不同规格的红砂石块相间并错缝顺砌,桥身两端均于外侧低于桥面3.1米处筑砌红砂石护土墙,长7.5、宽3.3、高5.6米,取到了护堤保桥的功效。桥墩整体呈梭形,长13.6、宽3.8米,迎水面与出水面均设分水尖(图六)。破桥规模较大,是浠水县境内保存最大和最长的桥梁建筑,对研究浠水桥梁建筑形制及浠水交通史具有较高价值。 苦竹港桥位于浠水县巴河镇胜利港村胜利港街东,西距胜利港村部约150米,西南距巴河镇政府约26公里,海拔26米(图七)。该桥为三孔石拱桥,东西向横跨苦竹港上,桥通长26.5、宽10.8、高6.24米,分布面积286米。沥青桥面呈长方形,长26.5、宽6米。桥身用石块错缝顺砌,呈弧形,中部略高,两端稍低。三孔拱券均为单券单伏,用石块纵联砌筑,中间主拱跨度6米,矢高3.6米,两侧副拱跨度4.5米,矢高3.2米。桥墩的修建方法为:先用石块砌方形墩基,墩基上再砌船形桥墩。桥墩长10.8、宽1.8、高1.8米,迎水面及出水面均置三角形分水尖(图八)。据《蕲水县志》记载,苦竹港桥为清代邑民汤仲新修建。由于该桥位于浠(水)巴(河)主干道上,破损严重,2005年由政府出资对该桥桥进行了维修,用水泥沟缝,对古桥面貌稍有影响。 沙大桥位于浠水县竹瓦镇柳树铺村九组陶岗(自然村)西约300米,西距京九铁路约200米,东北距竹瓦镇政府约5公里,海拔45米(图九)。该桥呈南北走向横跨于巴河支流大沙港河面上,三孔石拱桥,通长23.6、宽5.55、高5.54米,占地面积131平方米。桥面呈长方形,长23.6、宽4.48米。三拱券均为红砂石块纵联筑砌,其中主拱跨度5.78米,矢高2.54米,两副拱跨度3.8米,矢高2.54米,桥拱正中红砂岩石面有浮雕动物图案。桥身由石块错缝顺砌。桥墩由红砂石块与花岗岩石块混合砌置,宽1.8米,整体呈船形,迎水面砌有三角形分水尖(图一〇)。该桥在1997年修建通村公路时进行了维修整固,修筑桥身的石块间用水泥灌浆及沟缝,铺设水泥桥面,两侧加装水泥护栏,对该桥的整体风格略有改变与破坏。 周家湾石桥位于浠水县绿杨乡龙潭冲村四组周家湾(自然村)西南约200米,海拔144米(图一一)。该桥为单孔石梁桥,南北向横跨于龙潭河上,通长8.6、宽2、高4.5米,建筑面积17.5平方米。桥面呈长方形,长6.6、宽2.0米,由四根并排石条铺成,单根石条长6.6、宽0.40、厚0.30米,桥面西侧石条阴刻有“一九六六年建”。该桥以沿河岸起驳岸为桥墩,并从驳岸上部分四级向河心递次伸出石条,用以托住桥面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