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灭论》中的心理思想
范朔是南朝齐梁时期最重要的唯物主义者和优秀的修正主义者。范缜的著述绝大部分早已失传,现仅存有问答体写成《神灭论》(《梁书》本传及《弘明》九)和《答曹思文难神灭论》(《弘明》九)。《神灭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篇重要的心理学文献。范缜的心理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论著《神灭论》之中。文章紧扣形神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对佛教所宣扬的神不灭论进行了逐条驳斥和批判。虽然文章全篇不满2000字,但论证全面、说理透辟,从人形神关系、心理现象是生理现象的派生产物、心理现象是人所特有现象、心理现象是一定生理器官的产物等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心理实质的问题。《神灭论》心理思想可以归结为以下个方面。
一、 范浚的“神之须待,既不殊人,也不生不老
范缜所处的南北朝是佛教盛行的时代。梁武帝萧衍代齐建立梁朝后,于公元504年,下诏钦定佛教为国教。当时的京城健康就有佛寺七百余所,正如郭祖深《上梁武帝书》中指出的:“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佛教已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会力量。佛教的盛行使生产遭到了破坏,造成了社会经济危机。门阀士族妄图用“神的统治”,来维护“人的统治”,佛教之所以盛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也把希望寄托于佛,用神的力量解脱苦难,从中得到安慰。在思想领域,传统“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灵魂不灭”观念的存在,其中,“灵魂不灭”是理论基础。佛教僧侣及其追随者发表了多篇论证神不灭的文章,范缜旗帜鲜明地反对神不灭论,在南齐的官场上,与大讲佛法的信徒们的辩论中,写下了震撼当时、辉映后代的《神灭论》。形神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心理的实质问题。在这篇文章中,范缜首先论证了形神关系问题。“形”,指人的形体;“神”,指人的精神、心理。“即”,就是不分离的意思。范缜写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1
所谓形神相即,是说人的身体同人的精神、心理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身体存在,精神、心理才存在;身体消亡,精神、心理也一同泯灭。身体是第一性的,而精神、心理是第二性的。范缜“形神相即”的唯物主义形神观,是与佛教“形神相异”的唯心主义形神观针锋相对的。在佛教徒看来,“神之与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1这就是说,精神与形体,按理不是合一的;精神与形体不能分离的说法从来没有听说过。佛教徒曹思文认为:“形非即神也,神非即形也;是合而为用者也。而‘合’非‘即’矣。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留而神逝也。”2这里曹思文用了“即”字的歧义来诡辩,本来范缜用的是“即”字的“结合”、“不相分离”的意义;而曹思文故意用的是“就是”、“等同”的意思。其目的是要论证形神不一,二者可分可合;“形”与“神”的相合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人死之后,“形”虽毁灭,而“神”则永远存在。从而为佛教宣扬的“灵魂不死”、“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宗教迷信思想寻找借口。
梁武帝认为范缜的观点属于“异端”,组织佛教方面进行公开辩论。最有代表性的是萧琛的《难神灭论》、曹思文的《难神灭论》和《重难神灭论》。佛教徒萧琛在《难神灭论》中认为做梦是“形静神驰”,是“神游”状态,萧琛举例说,人做梦时,形是“无知之物”,神可飘游万里,形神相即显然不能解释这一事实。另外,梦中常出现的反常现象如赵简子梦童子裸体而歌、胡人梦舟、越人梦骑、殷高宗梦得傅说、汉文帝梦得邓通等就是形神分离。曹思文的《难神灭论》反对形神相即,主张形神相合,合而为用。他从经典中找了事例说:秦穆公七日乃悟,并神遊于帝所,帝赐之钧天广乐。此其形留而神逝者乎?又说,庄子梦游蝴蝶,延陵季子讲“归复于土,而魂气无不至”,就是经史中形神相合“灼灼”之“明证”。佛教徒们从而肯定:神可以离形而独立存在。范缜曾在《答曹舍人》一文中对肖琛和曹思文的难问,逐个作了回答,批评他们用梦幻论证“形神相异”的观点。范缜针对曹思文、萧琛之流的“梦是神游”进行了反驳,论点有二:第一,“神之须待,既不殊人。”意思是说,精神必须依赖形体,做梦也不例外。比如,他以秦穆公梦游天宫的传说来加以分析说:秦穆公在梦中,也必须依赖形体,才能“耳听钧天”、口尝百味”“身安广厦”、“目悦玄黄”等等;如果一旦离开形体,其在梦中的种种见闻、享受也就不可能了。第二,“此难可谓穷辩,未可谓穷理。”意思是说,萧琛之流的所谓“梦是神游”只是一种诡辩,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比如,庄周做梦变为蝴蝶假使是真的,那么,梦中为牛为马也就应当是真的;醒后也就应当有死牛死马存在。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就足以证明用梦中虚假的现象来论证“形神相异”是靠不住的。
范缜的《神灭论》以形神关系为中心,阐述了心理现象的生理依托。中国自先秦以来,形神问题就成为思想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宋尹学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电压技术赵智大第三版.pptx VIP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新课标)】.pptx VIP
- 2024上海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线上答题活动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管理会计学复习笔记.pdf VIP
- 1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OCR).pdf VIP
- 粮油供货合同.docx VIP
-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与案例实践.ppt
- 1.《沁园春长沙 》课件(共4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口腔颌面外科学》课件——第三章 局麻并发症.pptx VIP
- 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