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
第 PAGE 1页 共 NUMPAGES 11页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
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
1.工程范围及内容
本次设计为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工程,含2条道路,范围为Z1路北延伸段K0+794.448~K1+419.443段、莱宝西路K0+496.376~K0+737.044段,道路总长865.7m。
本次设计范围为上述两条道路的低影响开发相关设计。
2.设计规范、标准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
(2)《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2016.11)
(3)《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11)
(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9)《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
(1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16)
3上位规划要求
根据《两江新区海绵城市近建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次设计道路所在区域未在规划近建区范围内。故本次设计参照《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根据该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竹溪河北二分区,该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8%,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50%。
4现状情况分析
本次设计范围内均为现状地形,暂无相关海绵城市实施内容。
5设计内容
5.1总体设计
5.1.1设计原则
(1)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
(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
(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
(4)车行道路面上的降雨通过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系统,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负责收集透水砖铺装面积上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
(5)位于泄流通道上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低洼地点,若因地势受限应保证低洼处设计雨水塘等雨水调蓄设施。
5.1.2下垫面分析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车行道径流系数取0.85,人行道透水铺装径流系数按0.3设计,生物滞留带自身直接接收降雨面径流系数1。经加权平均,本次设计道路总径流系数见下表:
Z1路北延伸段设计下垫面分析表
序号
名称
面积(m2)
面积占比
径流系数
1
人行道
4113
21.1%
0.3
2
生物滞留设施
1919
9.8%
1
3
绿化带
54
0.3%
0.15
4
车行道
13452
68.8%
0.85
5
合计
19538
100.00%
0.75
莱宝西路设计下垫面分析表
序号
名称
面积(m2)
面积占比
径流系数
1
人行道
1686
29.2%
0.3
2
车行道
4083
70.8%
0.85
3
合计
5769
100.00%
0.69
5.1.3设计目标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通过下垫面自然下渗以及LID 设施的处理流程,包括回用处理和污染控制的雨水量占降雨量的比例),要求区域内达到≥68%,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8.1mm。
(2)城市面源污染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以悬浮物TSS 计)≥50%(面源污染的削减通过污染物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来实现)。
根据《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本次设计道路总控制率为68%,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50%。
5.1.4设计参数
本工程年径流控制率指标为68%。
不同年径流总量对应的设计降雨量(mm)
60%
70%
75%
80%
85%
12.7
18.1
21.9
26.8
33.4
5.1.5 LID设施方案
(1)本次LID设施方案为针对市政道路的配套工程,经分析,生物滞留沟为较为合适的LID设施。
(2)功能设施比选
道路工程LID系统包括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沟、渗透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
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
单项设施
功能
控制目标
处置
方式
经济性
污染物 去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