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地(西安遗产培训)完整版.pptVIP

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地(西安遗产培训)完整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防演练现场 山顶危岩枯木砖瓦清理 世界文化遗产地 麦积山石窟 一、概况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见证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遗存,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距市区约35 公里。始建于十六国后秦(384-417)时期,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兴建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泥塑及石雕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近1000㎡,其中尤以北朝泥塑最为著名,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1961年麦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在丝绸之路上的位置 麦积山石窟外景(由西向东) 管理机构介绍 1953年,成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科级编制,归属天水县文教局管辖;1986年,更名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正县级建制,为甘肃省文物局直属单位。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主要负责麦积山石窟文物的日常管理、保护、考古研究、美术临摹、游客接待、宣传展示和安全保卫等工作,下设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考古研究室、保护研究室、美术研究室、资料室、历史文献室、接待室、保卫科等9个科室。现有编制78人,实有69人,合同制职工117人,总计186人。 管理体制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 植物园 林业厅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编职工69人,合同制职工117人) 内设机构 保 卫 科 旅游接待室 历史文献室 资 料 室 美术研究室 考古研究室 保护修复室 办 公 室 人事教育科 直接领导 保护管理机构 人员构成 39.47% 中 级 7.89% 高 级 28.94% 初 级 20% 40% 60%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 其它 19.73% 53.95% 23.68% 2.64% 人员技术职称构成图 人员学历构成图 二、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情况 长期以来,我所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和规划先行、基础优先、协调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全面加强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 (一)以丝绸之路申遗为契机,全面加强保护管理。 2006年,麦积山石窟入选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备选名单;2008—2012年,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修订后的《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和新编制的《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相继公布实施。 按照申遗工作要求,先后完成了文物“四有”档案和洞窟病害档案调查记录工作,组织实施了一批濒危塑像及壁画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作,完成了第15、20、22、24、59、70、71、133、148、127、169等窟龛的修复工作以及48身单体造像、150身影塑、100余平方米壁画的保护维修工作。 完成了麦积山石窟加固工程、瑞应寺古建筑修缮工程、麦积山馆修缮工程、舍利塔的保护修复工程、麦积山石窟渗水治理工作和瑞应寺大雄宝殿壁画修复工作;完成了窟区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了麦积山石窟危岩体治理前期工程。通过上述工作,有力改善了麦积山石窟文物本体的保存环境和整体历史风貌,为申遗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 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 相关文件 渗水治理工程 钻孔排水 注浆封堵 保护修复现场 部分保护成果 71窟正壁左侧佛背光保护前后对比 山顶舍利塔维修前后 (二)坚持“开门搞保护”理念,稳步推进文物保护研究工作。 我所始终把科技研究和对外合作作为麦积山石窟永续保存、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和有效手段。先后完成了《麦积山石窟散花楼和牛儿堂外檐下仿木建筑结构的再勘察》等10余项省级课题和20余项所内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与日本筑波大学合作完成出版了《麦积山石窟环境与保护调查报告书》。持续开展《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编纂工作,为今后全面研究麦积山石窟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 组织实施了文化遗产地麦积山石窟监测预警工程,实现了对麦积山石窟从文物本体、载体、文物微环境、大气环境、管理保护、遗产区风貌等的全面监测。通过开展麦积山石窟游客承载量研究,以文物和游客安全、游览舒适度等作指标,最终确定了6400人/日最大承载量,确保了文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开展了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工作,完成了43个窟龛数字化线描图的测绘工作,第12、123窟的三维影像数字化工作,为石窟保护的信息化和展示利用的数字化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着眼长远发展,启动实施了国家文化遗产地麦积山石窟保护项目科研基地建设,目前已开展主体建设。 文物本体监测一 渗水监测 落沙监测 温度和湿度监测 文物本体监测二 影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