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ild psychology and development;目录;第一节 儿童人格发展的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2. 人格发展的阶段
弗洛伊德划分的五个人格发展阶段分别是:
;弗洛伊德划分的五个人格发展阶段分别是:
① 口唇期(0—1岁)。这一时期,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婴儿主要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咬等口腔的刺激活动获得快感。如果在这个时期性本能的满足不当(太多或太少),就会产生口唇期人格。过分满足,就可能发展成一种依赖人或纠缠别人的人格。若过分不满足,则可能形成一种紧张与不信任的人格。在弗洛伊德看来,成人乐观、开放、慷慨等积极的人格特点和悲观、被动、退缩、猜忌等消极的人格特点,都可以从这个发展阶段偶然发生的事件中找到原因。
;② 肛门期(1—3岁)。这一时期,性本能的活动区域转移到肛门,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便训练可能引发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强烈的冲突可能导致所谓的肛门期人格。对大小便训练过于放松容易导致肛门排泄型的人格特征,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和放肆;对大小便训练过于严厉则容易导致肛门便秘型的人格特征,表现为过分干净、过分地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和小气。
;③ 性器期(3—6岁)。这一时期,力比多的投放转移到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性满足的主要来源,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器和显露生殖器以及出现性欲幻想。男女儿童在行为上也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弗洛伊德断定这个阶段的男女儿童分别出现了“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即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但又害怕受到惩罚,因此转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和态度。
④ 潜伏期(6—11岁)。性冲动开始进入暂时停止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的界线已很清楚,常常分开做游戏,甚至互不往来。直到青春期开始,这种现象才有所转变。
;⑤ 生殖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重新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并且必须学会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这种冲动。弗洛伊德认为,青年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生活,???也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
;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2. 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2. 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① 基本的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0—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婴儿出生后就有种种生物学的需求,要吃、要抱、要有人陪伴等。当这些需要获得了满足,就会使婴儿对周围的人,尤其是照料他最多的母亲产生一种信任感,同时感到世界是安全的。这种对人和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而如果儿童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得不到成人应有的照料,儿童就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且这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会延续到以后的阶段。
;② 自主感对羞耻和疑虑(1—3岁)。
该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在此之前,儿童的依赖性很强,行为大部分都由外界引起。然而,当他学会了说话和走路,能够比较独立地探索周围世界时,儿童便开始藐视外部世界的控制,处处喜欢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们爱讲“我”“我自己来”之类的话,对成人的帮助总用一个“不”字来拒绝。儿童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不仅扩展了儿童的认识范围,培养了独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感到自己有影响环境的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行为限制过多,就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一种羞耻感,一种自认为无能的怀疑感。
;③ 主动对内疚(3—6岁)。
该阶段发展的基本任务有两个: 一是发展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随着能力的发展,儿童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必须要发展“良心”,使自我在不受父母直接控制的时候,仍能由代替父母声音的内部良心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如果父母能积极支持儿童从事游戏和智力活动,儿童就会发展更多的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嘲笑儿童的活动,认为儿童从事的活动是笨拙的,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有时候儿童在主动工作时,也往往会与别人的主动性发生冲突,甚至侵犯别人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产生内疚感。
;④ 勤奋对自卑(6—12岁)。
该阶段的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为了不致落后于众多的同伴,他必须勤奋地学习,但同时又渗透着害怕失败的情绪。这种勤奋感与自卑感的矛盾便构成了本阶段的危机。
如果儿童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成人的鼓励,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奋。如果儿童在学业上屡遭失败,在日常活动中又常遭成人批评,就容易形成自卑。;⑤ 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12—20岁)。
该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