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特色资源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一一以“滨湖及周边地区”为例作者:魏玉华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0年第8期
魏玉华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幼教集团包河欣星幼儿园
【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有助于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有助于文化传承。幼儿园可以以主题活动的课程模式来构建本土文化的课程,与现有课程相融合,深度挖掘地方资源的课程,形成地方文化资源库。在活动中,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多提供幼儿实地参观的学习机会,教师应追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主动发展。
【关键词】地方资源园本课程开发利用
一、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开发和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进一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社会情感,幼儿通过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可以激发认识家乡的兴趣,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滨湖及周边资源的梳理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滨湖本土特色资源。
滨湖的公园:塘西河沙滩公园、塘西河体育公园、湿地公园、岸上草原、金斗公园、方兴湖公园、云川公园、天山法治公园。
滨湖的建筑:万达大鼓造型建筑、万达茂的宣纸卷轴造型建筑、渡江战役纪念馆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建筑。
滨湖的社区:世纪金源、万达茂、滨湖银泰中心、奥特莱斯小镇以及多家银行金融中心、滨湖酒店群、滨湖的学校资源、滨湖世纪城大社区等商业社区学校资源。
滨湖的交通:滨湖的地铁、快速公交线、徽州大道、方兴大道、环湖大道等。
滨湖的文化馆:合肥市文化馆、安徽省名人馆、合肥市美术馆、万年埠社区文化馆等文化资源馆。
滨湖的周边资源:三河古镇、蓝山湾公园、长临河古镇、姥山岛、牛角大圩景区等巢湖周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
三、地方资源转化为园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
引领教师对地方资源的进一步了解
幼儿园利用团建等活动,组织教师实地参观,亲身体验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魅力,如:共青团活动、三八节活动、迎新年健身走等团建活动,带领教师参观和游览了滨湖的合肥市文化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滨湖湿地公园、三河古镇等等。进一步帮助教师了解、熟悉本土文化,并进一步梳理地方资源,将有效的、适合的转化为不同年龄段的课程资源。
(二)发挥家长作用,带领幼儿实地参观
在本土文化的课程中,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在亲子外出参观时,教师可以制订家长和幼儿的问题调查表,活动中要求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将孩子的“疑问”“奇思妙想”“童言稚语”记录在调查问题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样在亲子带着问题的参观下,会更有任务意识,同时可以便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想法,进一步丰富主题活动,提高孩子对问题探究的兴趣。
(三)预设主题网络图
教师在确定相关主题后,要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以五大领域的相关内容先预设主题网络图,形成课程领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实施预设主题网络图的过程中,一定要追随幼儿的兴趣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新的问题,从而生成新的网络图,形成活动追随幼儿,在幼儿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展。如:在亲子的一次滨湖湿地公园的参观旅行中,孩子对滨湖牛家村中的一些坛子发生了兴趣,这些坛子是当地拆迁后农民捐出来作为公园景观布置的一角,坛子在拆迁之前的农民家里都有,即使现在住上居民楼,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会用坛子储存一些食物和腌制咸菜,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班级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展了科学活动《认识坛子和坛子的用途》、语言活动《狐狸和坛子》、社区活动《哪里有坛子》、艺术活动《用彩泥做坛子》《陶土泥塑坛子》《装饰坛子宝宝》《用坛子种花》、健康活动《我和坛子宝宝做游戏》等一系列关于《坛子的本领大》的主题活动,开启了探索坛子的奥秘。
(四)地方课程资源与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地融合
地方课程资源绝不是单一的存在,必须要有效地与现有的课程内容相融合。在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需要借鉴已有成熟的主题课程模式,将课程实施过程的相关内容延伸到班级主题环境创设和区域游戏活动中。例如在三河主题环创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了三河房屋中的马头墙装饰,区域游戏中渗透了“米饺铺子”手工角色活动和搭建“三河古桥”的建构区域游戏活动等等。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和幼儿园园本特色节日相结合,如:每年3月份是我园的“风筝节”,在《美丽大圩》的主题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带着风筝畅游在大圩。在《畅游滨湖》的主题活动中,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