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高考》考点25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docxVIP

《点亮高考》考点25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25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膜揪练* (-)概括诗歌内容 一、(2022 ?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 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2022 ?江苏淮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金堤驿 王建 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 家家闭户眠,行人发孤驿。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络。 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 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 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 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 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绍。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通过对比,以时序变化表 达征人赴边的遥远。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①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膝半废田畴薄,厨传⑵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 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2020江苏,6分)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 请简要分析。 (2020江苏,5分)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帆帆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2020山东冲刺,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和诗句来看,本诗属于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都比较自由。 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畅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诗中作者既写自己的观感,又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书法造诣非凡。 (2020山东冲刺,6分)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 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并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 与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 贺新郎?西湖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 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②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 澄清志。更有谁、福溪③未遇,傅岩④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 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⑤,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注】①渡江:指宋高宗建炎元年渡过长江,在杭州建都。②中流、击楫:《晋书?祖逖 传》中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③ 施(pWn)溪:指姜太公在福溪垂钓,遇周文王而拜相的故事。④傅岩:在山西平陆。相传商 朝大臣傅说曾筑墙于此,被商王武丁拔识于奴隶之中,后成一代贤相。⑤林处士:林逋,北 宋人,隐居西湖孤山三十年,养鹤种梅以自娱。 (2019湘赣十四校二模,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点题,“一勺”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西湖范围之小、容量之浅。可就是这么一 湾湖水,南渡以来,竟成为君臣上下偏安一隅的安乐窝。 B.这首词为词人游览西湖时所作,以文为词,讥嘲时政,抒发了词人的愤懑之情和对 国事的深深忧虑。整首词风格婉约,含蓄隽永。 C.在表现手法上,上片由西湖游乐触景生情,引出纵论国事、悲慨淋漓的情怀;下片 紧承“千古恨,几时洗”而发表政见,议论国事。 D.这首词的主旨是通过近乎散文的笔法,一系列设问、感叹的句式,以及纵、横两个 方面的反复对比,层层递进地表现出来的。 18.(2019湘赣十四校二模,6分)后人评价这首词道出了南宋灭亡的原因,请加以概括, 并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提升纸7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②裁遍未裁诗③。 因吟郢岸百

文档评论(0)

177****8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