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氢掺氨燃烧技术及工程验证-张扬.pdf.docxVIP

掺氢掺氨燃烧技术及工程验证-张扬.pdf.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洁净煤“碳”索(一) —— “燃煤+”耦合低碳发电及综合利用学术沙龙 掺氢/掺氨燃烧技术开发与工程验证 张 扬 yang-zhang@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2022年4月23日 报告内容 掺氢/掺氨燃烧的背景及意义 掺氢/掺氨燃烧燃烧和污染物生成特性 原 创 力文 档 下 载 高 清 无 水 印 掺氢/掺氨燃烧组织方法及其工程验证 掺氢/掺氨技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3 体积储氢密度(% h间掺氢/掺氨:走向“零碳”的关键“一小步” 体积储氢密度(% h间 燃煤掺混富氢燃料:降碳的可选手段 氢储运:管道掺氢 v.s.钢瓶运氨 √ 过剩的可再生能源+特定储运条件=经济性 √ 掺氢/掺氨燃烧都已从概念走向了工程示范 Strategy of Energy Carriers ~Development of Co, free hydrogen value chaln~ Hydrogenproductioncarriers)Transport Hydrogen production carriers) Transport IEnergy Natural gas Petroleum Fuel Fuel cell vehidle GasificationReforming/ Gasification Lquld Lquld hydrogen H Power generation Renewable enengy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Production b electricity and heat (replshewnelOrganic hydrides (replshewnel Ammonia Fuel cell Detiydrogenation wH,edas tuusti Direct useue cen Direct use 能源用氢/氨生产、运输、利用方式[JST] 氨:较高的储氢能量密度和体积密度 层流火焰传插速度,senw.mnnar dama woood 层流火焰传插速度,senw. mnnar dama woood lons) Flame tempe rature, T,(K) Extinction s tra in rate,K (s) 氢 v.s.氨:气体燃料的两个“极端” 清革大季 Tsinghua University 火焰特性差异大 氢/氨和甲烷的基础理化性质参数 燃料 氢 氨 甲烷 分子量 2.02 17.03 16.04 密度/(kg · m3) 0.09 0.76 0.71 低位体积热值/(MJ-m2) 10.8 14.3 35.5 低位质量热值/(MJ-kg1) 120 18.80 50.05 沸点@1atm/(℃) -253 -33.4 -161 可燃极限(当量比) 0.10-7.10 0.63-1.40 0.50-1.70 绝热燃烧温度/(℃) 2110 1800 1950 当量比层流火焰速度/(m · s) 2.91 0.07 0.37 最小点火能/(mJ) 0.011 8.000 0.280 自点火温度/(℃) 500-577 657 586 辛烷值 130 120 10017.825质量含氢率/(wt% 100 17.8 25 4 当量比, 中 Strain Strain rate, K(S) NH/(CH +NH,) mole ratio,a 氢 v.s.氨:气体燃料的两个“极端” 燃 烧 过 程NOx 生成控制方法差别大 口 氢燃烧:温度高,关注热力型NOx 100mg /m3 80mg /m3 30mg /m3 0+N?=NO+N N+O?=N0+0 N+OH=NO+H 口 氨燃烧:燃料氮,关注燃料型NOx 中国氯氧化物排放重(万吨) 熠速(%) 环保要求:必须攻克低氮燃烧组织关键技术 [1] GB 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5 [2]

文档评论(0)

165720323137e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