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pdfVIP

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 2023 届高三第三次联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 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 A. 阶级立场的不同 B. 统治阶级的要求 C. 思想主张的趋同 D. 目的上的相通性 D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 “孔子重视礼,主张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 而乱之首也’。”可知,孔子重礼,而庄子却认为礼是“乱之首也”,尽管两者对礼的看法不同,但都是 为了解决 “畔” “乱”问题,反映了二者在论述 目的上的相通性,即为了稳定社会秩序,D 项正确;孔子 和庄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 A 项;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并非当时统 治阶级的要求,排除 B 项;孔子和庄子的思想主张不同,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养老图”画像砖极具地域性,下面两幅图为汉代养老画像砖拓片。据此可知,汉代( ) A. 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 B. 宣传教化成为维护统治的主要方式 C. 加强对蜀地的社会管理 D. 养老开始成为四川画像的重要题材 C 【答案】 【解析】 图中汉代的养老图画像砖出土于四川,内容是对养老的宣扬,是通过儒家思想和社会教化,稳定社会秩序, 加强社会管理和控制的体现,C 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排除 A 项;宣传教化是 维护统治的重要方式,但不一定是“主要方式”,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养老成为四川画像的重要题材开始 于何时,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东晋时设有检校御史,属于拥有实权的常设正官。但隋朝及唐前期,在正式官职前加“检校”二字使其 成为代理官的现象十分普遍;唐中期后,“检校官”逐渐成为虚衔和加官。到宋代形成了检校太师、太 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至国子祭酒、水部员外郎的十九阶体系。检校官制度的变化 ( ) A. 体现了重文轻武治国策略 B.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折射出集权政治发展趋势 D. 推动官僚体制的完善 C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中“成为代理官”“逐渐成为虚衔和加官”可知,检校官制度逐渐虚化,没有实质性权力,折射出 集权政治发展趋势,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官”与 “武官”的比较,无法得出“重文轻武”的结论, 排除 A 项;“检校官”的虚衔化趋势,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 项;官僚体制的完善应该涉及行政、监 察、选官等方面,材料只涉及“检校官”的虚职化,无法体现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D 项。故选 C 项。 4. 黄宗羲认: “二帝(尧、舜)、三王(夏、商、周三代之君)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 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此三代以上之法 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黄宗羲这一观点( ) A. 反映当时人地矛盾突出 B. 渗透着儒家民本主义观念 C. 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D. 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B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认为三代以上的法(授田、授地、设学校)都是为百姓考虑,而不是为了君王自己。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属于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家,他鼓吹 “早期民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