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pdfVIP

2023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 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道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距今约 5000 年的龙山时代墓葬具有显著特征。像陶寺遗址中的大墓,规模远超前代,表 现墓主人社会地位的因素增强,如墓坑的规模形制、葬具的配套、随葬品的配伍关系、仪仗 规格等。由此可知龙山文化( ) A.为仰韶文化奠定基础 B.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 C.具有典型的礼制色彩 D.体现天授神权的价值观 2.1975 年陕西岐山出土了西周中期裘卫家族的一批青铜器,其中 《三年卫盉》铭文记载了 裘卫用玉器和礼服,换回矩伯“十三田”土地之事。这一记载反映了 ( ) A.井田制的松动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 D.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3.战国时期,墨家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选择天下贤王者,立以为天子”; 法家则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由此说明他 们的思想主张 ( ) A.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倾向于打破原有社会秩序 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 D.使人才选拔机制日益完善 4.以下均为秦朝刑事罪名,下列哪一选项最不能体现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 ) A.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B.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C.凡因过失使判决量刑不当的,构成失刑罪 D.非所宜言罪,即说了不应说的话获罪 5.据《汉书·武帝纪》记载,西汉元狩二年(前 121 年)设酒泉郡、武威郡;元鼎六年(前 111 年)设张掖郡、敦煌郡;而《汉书·地理志》却记载,西汉太初元年(前 104 年)设酒 泉郡与张掖郡,太初四年(前 101 年)设武威郡,后元元年(前 88 年)设敦煌郡。除《武 帝纪》与《地理志》的记载存在矛盾之外,《史记》中也有多处与以上记载相抵触的史料。 推测出现这种矛盾记载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记载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B.司马迁与班固确定的标准不一致 第 1 页,共 11 页 C.后人考证修改得出的不同的结果 D.汉武帝采取积极的经略边疆政策 6.东晋南朝时期,户籍分为 “黄籍”和 “白籍”。南方土著居民的户籍用黄纸书写,称作 “黄 籍”;东晋为招抚流民,对侨人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侨居户被登记在白纸写的临时户籍上, 称作“白籍”。这一制度( ) A.有利于南北方士族的合流 B.削弱中央集权的物质基础 C.减缓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缓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7.唐代以来,士人依靠文学来争名位,文学的重要性超过经学。所以韩愈在 《师说》中写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 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度的变化 B.儒学的衰落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佛教的传播 8.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此碑于唐建中二年(781 年)由波斯传教士伊斯建立于大秦寺中。 碑文由波斯僧景净纂述,主要讲述了景教的教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等。 碑 额 上 部 是 吉祥 云环 绕 的十 字 架 ,下部 是莲 花 瓣 朵 。 由此推 测 可 知 (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局部) A.祥云莲花十字架代表三教合流 B.唐武宗灭佛推动景教的传播 C.汉唐时景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85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办公室文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