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和主要观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非法治思想是先秦法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 法治思想的系统总结。 总结产生的历史需求:中国统一前夕,封 建地主阶级为了打击贵族分裂势力、加强对人 民的统治,迫切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与之相适应,需要系统 理论作为思想武器。 秦始皇虽不用韩非,却用了韩非的理论。 一 法治理论基础 批判地吸收百家之救世哲学 从实用、功利的角度出发,再次提出 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总结出法家的历史进化观 1 批判儒、道、墨家的历史退化观 一味地怀念过去,于现实并无实际作 用。救世不能“以德”,也不能“无为”, 而应当“用法”。 2 人口与法治 人类历史的三个阶段: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 争于力气。 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在于 : 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 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人 民众而货财寡,故民争 法与时转则治 (二)对人性的总结: 好利恶害 好利 性恶(可改造) 性恶(不可改造,只能利诱) 韩非将“性恶”论发挥到极端,并主 张用“利”去解释人的行为。 利 医人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 加也;故舆人成舆,欲人富贵,匠人成棺,欲人夭 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利所加也。 臣尽死力以为君市,君垂爵位以为臣市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二 对法治的认识 (一)治国以法为本 1 树立法的绝对权威,使其成为判断是 非言行的唯一标准。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法所以为国也,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各司其职,坚守本位 2 法的含义 (1)法是一种规则的成文形式 (2)法是帝王治民之具 (3)法的基本意义是“刑” 公开、成文、工具 3 统一法治思想并实行文化专制 禁止一切与法令不和的思想言论,尤 其是“仁德”之论。 思想不统一,则无法建立强大的封建 集权专制制度。 (二)法治手段:刑赏 继承了商鞅的理论:二柄者,刑德也 具体原则: 1 信赏必罚 2 赏罚有度 3 赏罚合乎刑名 4 厚赏重罚 (三)等级法的进一步突破 刑有等级 刑无等级 法不阿贵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 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 赏善不遗匹夫 意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仍未能摆 脱“人治下的法治”的局限性。 * 法家思想和主要观点 法家兴起的历史条件 : ? 随着封建制度建立,奴隶制礼治没落,法 律由秘密走向公开。新兴地主阶级以法律为武 器,用公开、划一的法律取代奴隶制的旧礼和 秘密的刑,提出“ ”理论。 ? 新兴地主阶级变法的过程也是他们认 识新的社会关系、总结法制建设经验的 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法治理论, 迅速得到传播,因其务实见效的风格被 各诸侯国普遍采用。 法家思想体系 哲学理论: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思想特征:变法,法治 政治主张:法、势、术相结合治理国家 治国方略:立法,集权, 发展经济,选拔人才,整饬军队 思想局限:夸大重刑,法治未能最终脱离人治 法家主要人物 李悝(战国)——主持魏国变法,创始人 吴起(战国)——主持魏国、楚国变法,重兵 商鞅(战国)——主持秦国变法,重刑 慎到(战国)——道家分出来的法家,重势 申不害(战国)——主持韩国变法,重术 韩非(战国)——总结法家思想,重权 李斯(战国、秦朝)——全面执行法家思想,重专制 第三节 李 悝 法家创始人; 开战国“法治”改革先河;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法经》,在中国法制史上影响巨大 一 尽地力,善平籴 1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土地产量。 2 国家运用经济法律杠杆宏观调控社 会需求:重农抑商,并限制手工业 平籴法 丰年由国家平价收购粮食用以备荒, 荒年再由国家平价粜出,平衡粮价,制 止商人囤积居奇。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不禁技巧则国贫民奢 二 赏 罚 严 明 打击享有世袭特权而又无所贡献 的新老贵 族,反对不劳而获,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 央集权专制制度。 奖励军功,使广大非贵族群体通过军功得 到地位和国家重用。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 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夺淫民之禄,以徕四方之士 三 积极立法 《法经》: 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贼、盗、囚、捕、具、杂 创新:1 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2 从“以刑统罪”走向“以罪统刑” 第四节 商 鞅 生平 :生活于战国中期 卫——魏——秦 主持秦国变法,增强秦国国力 历史地位:法家理论的主要奠基者; 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三大法律改革家之一 一 变法思想 反对法古,主张变法 法律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与儒家的“崇古”思想尖锐对立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智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 而不肖者拘焉 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 二 法治思想 对法律的认识和评价: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唯一工具和判定是非 功过的唯一标准。 垂法而治 一任于法 法任而

文档评论(0)

文档爱好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爱好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