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 烫印跳步计算
每一次跳步均要使得铝箔的前一次烫印位置躲过烫印版,即看铝箔上烫印躲过的图案没有重叠现象发生。
尽可能使得每次跳步步距最小并且均匀。
尽可能使铝箔的利用率最高。
烫印跳步:每一次烫印之后,铝箔要移动一定距离以躲过已烫过的位置,铝箔的每一次移动称为跳步。
烫印长度:铝箔前进方向上,烫金图案的最大尺寸,如图所示f;
空白长度:铝箔前进方向上,两个图案间最小距离,如图所示b;
步距:铝箔每次移动的距离称为步距。因此步距c=f+b;
f
b
c
单一规则的图案:单个图案有规则的均匀分布。
两种规则图案:两种图案有规则的均匀的分布。
不规则的图案:多种图案不规则的分布。
现有1组,2个不同大小的烫金的图案需要烫金。计算烫金时应该如何跳步?
在上图中:
N:在铝箔行进方向上图标组的数量;
X:一组图标中间允许插入图标的次数;
a:在前进方向上一组图标始末的总长度;
b:在前进方向上,一组图标中,各个图标间的最大距离;
e:在前进方向上,两组图标间的最大空白长度;
f:在前进方向上,一组图标中,最大图标的尺寸;
g:全部图标的最大长度;
注意b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1-5mm,取决于烫印速度,步距的长度等等因素。
根据上图所示:
步距1=f+b=15+2=17mm;
计算步距1的循环次数N=d/步距1=60/17=3.52,将步距1的循环次数取整,令N=3,即设定步距1在间距d中连续跳步3次。
经过步距1的3次跳步循环以后,需要跳过烫印过的铝箔区域,因此步距2的循环一次以后,再开始步距1循环。
设定步距1和步距2 之间的图标间距b1=1mm;
单组图标烫印长度=f’+f+d=10+15+60=85mm;
步距2=单组图标烫印长度+b1=85+1=86mm;
计算步距1和步距2的组合跳步循环次数=e/(3*步距1+1*步距2)=360/(3*17+86)=2.62,取整就循环次数为2,也就是经过2次步距1和步距2的组合跳,此外,2次步距1和步距2的组合跳以后留下未烫印的铝箔长度=360-2*(3*17+86)=86,还可以3次步距1的跳步,因此在进行3次步距1的跳步,最后铝箔按照步距3跳一次,完成整个完整的跳步循环。
为避免步距3跳步时,由于步距太长,铝箔容易伸长和松弛而造成烫印图案重叠,设定步距3的图标间距b2=3mm;
步距3= g+b2=530+3=533mm。
因此该图案烫印跳步过程应该为:
1.烫印压力的第一次位置;
2.3次步距1跳步,填充d空隙;
3.一次步距2跳步,跳过已烫印的铝箔;
4.3次步距1跳步,填充d空隙;
5.一次步距2跳步,跳过已烫印的铝箔;
6.3次步距1跳步,填充d空隙;
7.一次步距3跳步,跳过已烫印的铝箔;
Thank Yo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