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同步思维训练(上册).docx

最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同步思维训练(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步数学思维训练 同步数学思维训练 PAGE PAGE # 同步数学思维训练 同步数学思维训练 PAGE PAGE # 同步数学思维训练 同步数学思维训练 第一讲:负数的认识 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 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两算得失相反,要另正负以名之;正算赤, 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 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例题1: D今天最高气温是5°C,顶计明天最高气温将下降8βcO明天的最高气 温是多少摄氏度? 【思路点拨】解决这类有关温度的问题时,先要考虑原来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多少 摄氏度到0C,再考虑还需从0°C升高(或降低)多少摄氏度。温度计上的刻度以LC为 分界点,上面是0C以上的温度,下而是0°C以下的温度从上5C往下降5°C到0C,再 往下降3°C到零下39。因此气温从5°C下降89,就是零下3°Co 例题2:芳芳把90分作为自己数学成绩目标分,每次得分超过1分记作+ 1分,低2 分则记作()分。最后期末考试,芳芳的成绩记作+ 5分,芳芳实际得了()分. 【思路点拨】此题要将90分作为基准数,比90多几就记作正几,比90少几就记作 负几,低2分记作-2分。记作+5分,则表示比90分多5分,是95分。 例题3:潜水艇在海平面下300米记作-300米.从这个位置上升丁 100米后的位置 记作( ) 【思路点拨】: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海平面 30Om 30Om 30Om 潜水艇从海平面下300米的位置上升了 100米,即到了海平而下200米的位 置。仍在海平而下,所以记作- 200米。 举?反三 1、 冬季某一天,长春最高气温?15oc,青岛最高气温OC,上海最高气温一 5°C. 这三个城市中,最高气温最高的是( ),最高气温最低的是( )。 2、 已知电梯上升7层,记作+ 7层;下降3层,记作?3层。电梯停在第5层,第一次操 作是-2层,第二次操作是÷ 5层,电梯现在停在第()层。 3、下表是某校食堂库存大米在一个星期内的变化情况 星期 日 — 三 四 五 六 出、入库 +500 -180 -200 -450 -230 -340 -200 大米/千克 +400 +190 +800 +110 -220 (1) 星期三运来大米()千克,运出大米()千克 (2) 星期()只运出大米而没有运进。 (3)星期五运出的大米比运进的大米多()千克 4、蜗牛爬一根长10米的竹竿,每天口天向上爬4米,晚上休息乂滑下2米.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1)蜗牛第儿天能爬到竹竿的顶端?用正、负数记录在下表中。 第一天 第二 第三 第四 每天爬的高度(米) 白天 晚上 白 天 晚上 白 天 晚上 a 天 晚 上 +4 -2 +4 实际爬到的高度(米) 2 双语小学开展拔河比赛。比赛规则是“五场三胜”制,记分标准是:胜1场,记作1分; 输1场,记作一 1分。下面是五(1)班和五(2)班比赛情况记录表。 五(1)班 五(2) 第一场 -1 1 第二场 1 ?1 第三场 1 ?1 (1) 目前五⑴班胜了()场,输了()场。⑵目前五⑴班胜了()场,输() 场。(3)五(1)班还要胜( )场,才能赢得比赛。(4)五(2)班若要赢得比赛,还要胜() 场。 第二讲:多边形的面积(一)知识链接找准底和高是解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问题的关键,要能正确运用公式灵活解决相应 的实际问题,有时需要利用等量关系把较难求的图形转化成比较好求的图形。 第二讲:多边形的面积(一) 知识链接 找准底和高是解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问题的关键,要能正确运用公式灵活解决相应 的实际问题,有时需要利用等量关系把较难求的图形转化成比较好求的图形。 【思路点拨】推导三角形和梯形而积公式的方法有很多,基本思路都是把复杂的 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 像右图这样,先把一个三角形补成一个长方形, 再比较图中4个部分的大小,容易发现:甲与丙面积相等, 乙与丁面积相等,也就是说,原三角形的而积是补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的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 高÷2o 如图右图,把一个梯形先分成两个三角形甲、乙,容易看出 三角形甲的面积=ah÷2,三角形乙的而积=bh÷2 梯形面积二甲的面积+乙的而积二ah~τ2+ bh÷2 =(a+b) h÷2 例题2:如图,三角形BDE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如果 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DEF

文档评论(0)

135****7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4043333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