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地震灾害链研究现状
韩朝1,马东辉坦,王威憎
(1.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2.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为全面了解国内地震灾害链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地震灾
害链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今后灾害
链的研究趋势进行链展望。首先,根据不同地区地震后引起的主要次
生灾害,将地震灾害链分为5种主要类型。其次,搜集了研究各个类
型地震灾害链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地震灾害链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链探讨。
关键词地震灾害链,地震灾害,研究展望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两大地震带复合的高地震风险区。统计显示,21世纪地球进
入地震活跃期,地震发生频次提高,近50年来每年平均发生中、强地震50次以
上,明显高于之前的中、强震发生次数,特别是1999年以后巨大特大地震频发。
总体上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陆地震灾害仍比较严重…。
地震灾害大都伴随次生灾害发生,强烈地震不仅使建筑物破坏倒塌,直接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常常引发火灾、水灾、化学污染、爆炸、滑
坡、泥石流、海啸等一系列次生灾害,有时地震次生灾害的损失甚至超过地震直
接灾害损失。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引发印度洋大海啸,死亡305276
人,因海啸死亡人数远远超过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心1。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8
级地震,由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堰塞湖等多种灾害¨1。据调查,汶川
地震诱发了170l处滑坡,18844处岩石崩塌,以及1093处边坡失稳H1。滑坡、
崩塌又引发各种次生山地灾害连锁发生。2011年东日本发生9.o级大地震,地震
引发的强烈海啸横扫东北沿海地区,海啸最高达40.5米,造成巨大伤亡与破坏,
321
万方数据
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罗飞y淼蒸慧∞
同时地震、海啸还引发数千处火灾,并引发福岛核电站出现严重核泄漏事故¨J。
2016年4月14日日本九州熊本发生6.5级地震,随后16日发生7.5级地震。根
据日本气象厅的资料,截至4月26日,共发生余震917次,5度以上烈度的地
震17次。并且由于地震导致灭火剂泄漏,熊本街道出现大面积泡沫。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大地震发生后往往导致海
啸、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诱发火灾、水灾、疫
情,导致城市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化学物品爆炸等其他灾害,形成威胁巨大
的灾害链,对地震引起的灾害链的研究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2.地震灾害链
2.1 地震灾害链的概念
灾害链是一种复杂的灾害系统,当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学者对灾害
链的概念存在多种理解。根据《地球科学大辞典》将灾害链定义为原生灾害及其
引起的一种或多种次生灾害所形成的灾害系列。其中,原生灾害是指由动力活动
或环境异常变化直接形成的自然灾害,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引起的“连带
性”或“延续性”灾害。地震灾害链是指原生灾害为地震灾害的灾害链。
2.2地震灾害链形式
地震灾害链有多种形式,如地震一海啸;地震(主震)一地震(余震);地
震一山崩一泥石流;地震一冰崩一冰坝;地震一岩崩一碎石流;地震一滑坡、泥
石流一堰塞湖等。不同地区发生地震,形成的灾害链的形式不同。
在沿海地区,地震往往引发巨大的海啸。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以东
海域发生9.0级巨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地震和海啸又引起
数千处火灾。核泄漏同时污染附近的土地和海洋。震后半年,日本的大米仍能检
测出核物质。据专家推测,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链的影响可能达数十年b]。
在高山高原地区,则以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链最为突出。2008年5月
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汶川地震后出现一系列严重的泥石流灾害¨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