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VIP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寄生物寻找新宿主的过程与城市化相伴而生,人口在城市的聚集使传染病得以长久存在,人类活动推动了致病生物的变异与传播。疫病与城市的相互构建经历了以下四个重要阶段: 1、自我调适阶段(公元前500年之前):从城市出现到公元前500年,人类与病原体经历多代相互调适后,产生了能让双方共融共存的相互适应模式,自然、疫病和城市形成了相互决定的关系; 2、疫病圈形成(公元前500年—1500年):到公元1500年,人类围绕各文明中心(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和中东等)形成了界限分明的文明圈,不同的传染病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 3、疫病均质化(1500年—1900年):地理大发现使海洋成为人类交往的重要通道,伴随着商业与殖民活动的频繁进行,文明圈的边界越发模糊,新旧大陆之间的疫病交流,使疫病全球均质化; 4、新疫病体系构建(1900年—至今):威胁人类的疫病是人类未知的新病毒,这些病毒传播速度快、病毒稳定性差,对人类宿主有非凡的破坏力,会跨越物种传播,突然在城区人口中显现。;; 一、“历史借鉴”——古代疫病的影响与防治; 一、“历史借鉴”——古代疫病的影响与防治;(1)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 (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其木乃伊面部就有天花瘢痕) (2)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多位君主死于天花 (俄皇彼得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英国女王玛丽二世 德皇约瑟一世等都死于天花;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鼠疫;鼠疫;黄热病;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所学分析疫病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历史借鉴”——古代疫病的影响与防治; 一、“历史借鉴”——古代疫病的影响与防治;根据材料,概括古罗马在疫病防治方式上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防疫措施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疫灾规律;;(一)中医药的发展;(一)中医药的发展;(一)中医药的发展;(一)中医药的发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一)中医药的发展;(1)全书框架一目了然 (2)体例完备,大纲、条目、解释、辨误、图像、功用全??? (3)重视前代医学家的研究成果 (4)作者深入临床实践,辨析真伪,裨补缺漏;(一)中医药的发展;查理二世的治疗过程: 放血约800毫升 服用高浓度锑进行催吐 用烧红的烙铁在头上烫出 血泡挤血 往鼻孔中吹喷嚏粉 在全身上下涂抹秘制膏药 从尸体上割下头盖骨磨成粉末,掺入泻药,然后给国王饮用。 查理二世接受治疗后5天即被宣告死亡。 ;欧洲 黑死病 防治; 二、“传承互鉴”——中医药的发展和西医的发展; 二、“传承互鉴”——中医药的发展和西医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入侵者的仇视心理导致中国社会对外来宗教强烈 排斥,这使传教士的布道工作处处碰壁。传教士们发现,行医能够减少文化上的冲突与隔阂,消除国人对他们的抵制心态,也较少受到地方当局的干扰和阻挠。因此传教士们开始把医药作为传教的重要手段,并广开诊所、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 传教士为了扩大教会影响,开始设立医学校,医学教育的传授逐渐纳入了正轨。1866年博济医学堂的设立是近代中国西医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直接启发了此后一批教会医学堂和护士学校的建立。中国的近代西医教育体制受英美影响较大,学校教育形式、内容和质量与欧美的教育水准相当。 ; 二、“传承互鉴”——中医药的发展和西医的发展; 背景 (1)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 (2)西方文明的传入(西学东渐) (3)洋务运动等近代化运动推动 (4)外国教会、传教士的推动;;1、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合流,治疗多以巫术之法。春秋战国时期,医巫逐渐分离,如名医扁鹊明确提出“信巫不信医,不治也”。这表明(  ) A.世俗生活摆脱了神学影响 B.社会进步助长了科学精神 C.儒家思想影响了医学发展 D.传统医学形成了理论体系;2、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3、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下列中医药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②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成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③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唐本草》 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中药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