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中见奇,大匠无痕 ——从《赤壁赋》课堂实录看曹勇军老师的教学艺术
2017-10-23黄伟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一、行云流水的结构艺术
?“上课,同学们好!很高兴和我们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一(18)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苏轼,我们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他的不少作品。有一篇文章,不知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进入课堂,稍作寒暄,尽快切入正题,导入课文学习——这恰是大家风范,庄重、自然、亲和,不像有些教学那样,故意放低身段,耍幽默招,作亲昵状。从已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导入,既有温故知新之效,更是为理解《赤壁赋》写作背景和心境做好铺垫,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课文。然后就是随着课文的行文结构,随着课文的起承转合,就课文的关键结节,谈谈、背背、议议。我认为,教学结构与课文内在结构合一,这是最高妙的教学境界。在这一结构中,文本理解与教学理解(教学价值的实现)思维路向是一致的,情感理路是融合的,这就如同放舟河中,缓急迂回、直下折冲,皆随流水,在怡情养性中奔达目标;也如放牧坡上,平坦处任其撒欢,深草处听其流连。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课文,成为言语积累,成为文化积淀,成为一段情感旅程,成为一次生命感悟。这样的教学结构要问有多自然有多美,完全可以在课文的精巧结构中找到答案。这一点,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有许多课堂教学,教学结构的设计看似很精巧,很完美,但却背离、悖反了课文的艺术结构或艺术格调,这样的教学值得反思和检点。
二、精当巧妙的点化艺术
课堂教学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解决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困惑之处,就在于它能有疑释疑,无疑生疑。而这样的课堂教学价值的实现就在于教师的点化。点化之功最能反映教师对学生学习疑点、文本难点的把握水平,也是衡量教师优秀程度的一把标尺。这种巧妙的点化在曹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俯拾皆是,试举一二例。如: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思考:第一节写的是东坡夜游赤壁,是围绕着两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两个字?哪两个字是这节反反复复都写到的?同学们可以互相小声地商量,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互相合作。哪个同学先说?
生1:“赤壁”吧?
师:当然,事情发生在赤壁。但这是背景,不能说是中心。谁来试试?
生2:泛舟。
师:还没讲到点子上。可能我刚才表述得不够准确。夜游赤壁是围绕哪两个物象来写的?
生3:我认为他写的物象,一个是水,一个是月。
师:月亮,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齐):同意。
水与月两个物象是深度理解课文的关键,曹老师在这里很细心也有耐心,且它的妙处不在于铺路引导,而是调整自己的提问话语,进一步聚焦问题域,这便是大师风采。普通的教师直接给答案,优秀的教师补充或提示,只有最优秀的教师才有自审的敏感和洞察的敏锐。这不仅是教学艺术,更是他的“教学精神”——优秀的教学精神,是努力调整自己与学生一致,与学生对接之后再予引导,而不是仅去调整学生与自己一致,使学生为自己接话和传话。
再举一例:
师:……在第二层这么多对偶句中,我们找找最能代表作者基本意思的那一句对偶句,哪一句比较好?
生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生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选哪一个?前一句还是后一句?
生(纷纷):后一句。
师:很好。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哀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世间万物的永恒长存。这就是客最大的悲哀。读到这,你清楚客吹洞箫为什么声音如此悲凉了吗?
生(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你看大英雄不在了,即便是如曹操那样的大英雄也“而今安在哉”,更何况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暂、渺小而脆弱,匆匆一辈子就走过了。想到这不由地悲从中来,所以,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们全班齐读第三节,要读出客的心情和变化,注意停顿。“况”以后的句子要读得非常慢,要低沉,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内心情感,我们甚至要想到客说完之后眼里闪动着痛苦的泪花。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深度、准确理解课文方面教师的点化功力,比较、追问、阐释,一步进一步地进入文心,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认为,对于这样精美精深的课文,根本不需要牵扯其他和“外加一勺”,最为要紧的是关键处化开、困惑处通透。这一篇课文的文化元素所涉甚多,教师很容易也很喜欢攀高求远,扯着荷叶满塘转,结果文本本身问题没有解决,只能得到一些皮相和皮毛。点化,必在文本之内;点化,亦必在关键结节处;点化,必须删繁就简;点化,必得引向纵深。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真功,更是语文教学的内功。
三、不露痕迹的处理艺术
内功深厚者动作幅度不会太大。看看曹老师这堂课,我更为确信这一点。这里有师生对话且有深度对话,但似乎并不是在特意彰显对话。如:
师:这里有几句,“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大家只是把它读了下来,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教学课件:必修二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课件.ppt
- 高中物理教学课件:2-6受迫振动共振课件点石成金系列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高中物理教学课件:液体压强复习.pptx
- 高中语文:挖空练习教师.docx
- 高中语文:统编必修上第一单元《峨日朵雪峰之侧》隐喻了什么?.docx
- 高中语文:提高教学站位,实施任务学习 ——统编教科书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建议 .docx
- 高中语文:探万物秘,造万民福.docx
- 高中语文:素养时代大概念的生成与表达:理论诠释与行动路径 2.docx
- 高中语文:苏洵《谏论上》《谏论下》原文及翻译整合.docx
- 高中语文:苏武传导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