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守正出新 循道致远---2021届政治高考政策解读与复习策略主要内容:01识变:把握高考考查的新变化目录循道:做好高考复习的规划与策略02CONTENTS识变:把握高考考查的新变化1、命题指导2017版(2020年修订版)课程标准(取消考试大纲)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高考命题工作识变:把握高考考查的新变化2、近年政治高考试题的新动态:◆ 转变一:更加注重价值引领,体现立德树人,突出学科素养,由知识能力考查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 转变二:更加强调试题的情境化,挖掘时代主题,联系实际生活密切。对于考生的知识迁移、活化、生成能力要求高,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触类旁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转变三:丰富试题的呈现方式,增加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1)全国Ⅰ卷第40题以国家卫健委第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诊疗方案变化所反映的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尊重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全国Ⅲ卷第39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倡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背景构建试题情境,要求学生回答战胜疫情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独特价值。学生的现实情况:◆ 学生拥有的零散碎片化学科知识与考试要求的系统化综合性学科知识的矛盾。◆ 空有书本知识而游离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之外的矛盾。◆ 自发的思想观念、价值倾向与学科思想观念方法、价值认同之间的矛盾。循道:做好高考复习的规划与策略第一轮复习:2020年7月——2021年2月底主要要功能是夯实基础,强基固本。夯实基础是打桩而非全面覆盖铺沙子。(一)加强学习研究,把握考试方向1、加强理论学习(1)《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2)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把握新旧教材的联系)(3)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2、研究高考试题(1)近年高考真题,明确新常态。(2)今年山东试题,把握新动态。2020山东卷:选择题:3分*15个=45分问答题:55分16题,经济生活2问,15分17题,政治生活,9分18题,文化生活,8分19题,生活与哲学,6分20题,生活与哲学 8分 小论文9分2020年山东卷“小论文写作”题: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70多年来,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某同学应邀参加一场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拟以“新时代全球治理中国贡献”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1018日周考测试题 展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某校政治选修班举行以“后疚情时代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你以“中国在抗疫中展现的制度优势”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 ②论据充分;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体现教材观点; 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我国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打赢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攻坚战的过程中,展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总论点)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优势。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高度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扎实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坚持民主集中制,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彰显了全国一盘棋的合力优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科学有效防控,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政府助力,完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履行职能,为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环境。(分论点)(二)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1、立足教材。按照课标要求的知识条目逐章、逐节、逐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把握必考的主要事实、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在重点内容上拓展知识视野,夯实基础,厚积薄发。要求:每天课前读书5-10分钟,熟悉本课知识点; 背书默写常规化,设计默写清单,逐条过关。2、构建体系。从宏观上梳理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网络,复习中要求学生学会抓住“点、线、面”,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要求: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并上台展示,教师总结。(三)精心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1、精心备课:2、创新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化站队建设(集输安全).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DB45T 2310-2021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发光标志设计图纸.pdf VIP
- 带式输送皮带机空载调试报告(竣工资料).xls VIP
-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课件.pptx VIP
- JEDEC JESD47L(中英文对照版).pdf VIP
- 奇电QD2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GB-T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