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轭二烯烃加成反应·课前导入·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也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 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与分子中所含有的共轭双键的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前导入·11个双键的π-π共轭体系 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与分子中所含有的共轭双键的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共轭二烯烃结构加 成共轭二烯烃的性质聚 合氧 化活泼α氢……目录CONTENT01021,2-加成和1,4-加成D-A反应011,2-加成和1,4-加成1,2-加成和1,4-加成1,4-加成产物1,2—加成产物1,2-加成和1,4-加成以HBr加成为例,是由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决定的。1.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第一步:生成烯丙基碳正离子和伯碳正离子烯丙基碳正离子?伯碳正离子为什么会有1,2-加成和1,4-加成产物?1,2-加成和1,4-加成1.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第一步:生成烯丙基碳正离子和伯碳正离子Ⅰ空p轨道p,π共轭效应——由π键的P轨道和碳正离子中sp2碳原子的空P轨道相互平行且交盖而成的离域效应。π电子可离域到空P轨道上,使正电荷得到分散,能量降低,较稳定。碳正离子稳定性:Ⅰ Ⅱ,第一步主要生成碳正离子Ⅰ 1,2-加成和1,4-加成1.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第二步:电子云发生偏移、极化,产生交替极性4 3 2 14 3 2 11, 4-加成1, 2-加成极 性 强 弱:CH3COOH > CHCl3 > n-C6H141,4 加成产物: 70% 63%38%1,2-加成和1,4-加成2.反应条件(1)溶 剂极 性 溶 剂-------- 1,4 –加成为主非极性溶剂 ------- 1,2 –加成为主如1,2-加成和1,4-加成2.反应条件(2)温 度低 温--------有利于1,2-加成高 温---------有利于1,4-加成温度: 1,2-加成产物 1,4-加成产物 -80 ℃ 80 % 20 %40 ℃ 20 % 80 %4 ℃ 30 % 70 %低温时:1, 2-加成为主要产物,是由反应速度决定的产物(速度控制)。加热时:1, 4-加成为主要产物,是由稳定性决定的产物(平衡控制)。02D-A反应D-A反应1.定 义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或双烯合成反应,简称D-A反应。是指共轭二烯烃与含有C=C或CC的化合物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如D-A反应1.定 义亲二烯体:含有C=C或CC的烯类或炔类化合物双烯体:含有共轭双键的二烯烃 W为吸电子基,有利D-A反应如D-A反应2.特 点(1)是协同反应,不需要催化剂,一般只要求在光或热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是可逆反应,提高温度利于逆向分解反应。D-A反应3.应 用(1)制备:由开链化合物制备六元环状化合物,产量高,在理论和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2)检验或提纯:该反应可逆,高温时加成产物会分解为原来的共轭二烯烃,可用于检验或提纯共轭二烯烃。(3)鉴别:共轭二烯烃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可以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可作为共轭二烯烃的鉴定反应。D-A反应动画小 结100%100%80%80%1,2-加成和1,4-加成D-A反应60%60%40%40%20%20%思 考用化学方法区别丁烷、1-丁烯、2-丁炔和1,3-丁二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乙烯生产装置操作 乙烯安全生产技术.pptx
- 乙烯生产装置操作 乙烯装置热区分离工段冷态开车.pptx
- 乙烯生产装置操作 乙烯装置热区分离工艺流程认知.pptx
- 有机化工生产过程工艺评价 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pptx
- 有机化工生产过程工艺评价 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pptx
- 有机化工生产原料和产品认知 认识有机化工.pptx
- 有机化工生产原料和产品认知 认识有机化工产品.pptx
- 有机化工生产原料和产品认知 有机化工原料的来源.pptx
- 有机化工生产运行 反应设备的选择.pptx
- 有机化工生产运行 化工三废的来源.pptx
- T_HXCY 114—2025(大型风电场营运对草原植被生长影响遥感评估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20—2025(内蒙古寒旱区盐碱地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26—2025(松嫩草地适宜载畜量的测算方法).pdf
- T_HXCY 117—2025(裹包白酒糟发酵全混合日粮调制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28—2025(西南地区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制种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16—2025(高丹草-多花黑麦草轮作生产沼液施用 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27—2025(西北地区饲用燕麦良种扩繁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25—2025(饲用燕麦生产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21—2025(内蒙古中东部饲用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pdf
- T_HXCY 118—2025(喀斯特山区水稻和饲用油菜轮作栽培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