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素材积累之人物篇(黄令仪).docx

高中语文:素材积累之人物篇(黄令仪).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这一生,只为一颗跳动的“中国芯” 4月20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黄令仪同志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开,引发了无数人深切悼念。这位被称为“中国芯片之母”的老人,书写了86年的传奇人生。 今天,全中国人都该认识她:黄令仪。她制造的芯片,应用在两弹一星、歼20、北斗卫星上,给国之重器换上了“中国心脏”!她以80多岁高龄,仍战斗在微电子领域的第一线,每年为中国节省至少2万亿!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抗日战争时代,她的童年在战火与逃窜中度过,目睹侵华者践踏国土,残害国人,她很小就明白:弱国被人欺!必须帮助国家走出贫弱! 黄令仪在物理学上极有天赋。她考上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后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学习,从此与微电子绑定终身。 那时候,科研环境极其艰巨,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可她怀揣科技兴国的理想,为了攻关,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终于成功研发出我国首个半导体二极管,她的能力被认可了!于是,黄令仪被安排进计算机所二部,专门研究三极管和微型计算机。这是中国首个芯片研究团队,也是黄令仪终身难忘的地方。缺研究材料,缺研发人才,缺研究设备,要用哪种化学物品,只能靠舌头去尝,每天干十几个小时,只靠面条面包充饥。可就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仅用一年就做出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156组件计算机”。可以远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开辟了中国集成电路的新纪元!黄令仪曾说,那真是激情燃烧的日子,无职称、无荣誉、无奖金,大家只为了国家的需要,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在“灯火辉煌的156”里,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1970年,黄令仪再被委以重任,她加入集成电路研究室,负责研制013大型通用计算机。当其时,帝国主义对我们进一步封锁,团队找不到任何资料,只能一点点摸索。玉汝于成,功不唐捐。他们终于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到了1984年,晶体管研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的集成电路和芯片发展,已经无限逼近世界水平。可就在胜利曙光即将出现时,一条不幸消息从天而降:计算所撤销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仅仅因为经费不足…… 那一天,黄令仪在大楼下失声痛哭。她不甘团队十几年的奋斗付诸流水,更担忧计算所今后走向“无芯”的未来。于是在进入微电子中心后,黄令仪主动争取一切芯片研发项目。日本人控制了洗衣机芯片,她就用CAD方法设计这款芯片,加班熬夜、挑灯夜战成了家常便饭,有时院门都锁了,她只能翻墙、翻铁门。 终于实现了芯片国产化! 香港某芯片项目一直做不出来,她主动请缨,却被告知:3个月做不出芯片,要退回5000元生活费。把她卖了都换不来5000元……她就背水一战,把一天掰成两天用,总算在“大限之日”拿到合格芯片! 三十年又三十年。黄令仪这一生,只为一颗跳动的“中国芯”。 1989年,黄令仪受邀赴美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她找遍整个会场,却找不到一个中国的摊位,因此大受打击:“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谁能想到,196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研究水平与国外同步;但26年后,竟然连参加芯片展览会的资格都没有。53岁的黄令仪下定决心:一定要设计一块高水平的芯片来参展! 回国后,她苦苦钻研,什么设计方法、研究内容都尝试过,终于获批两个发明专利,得以参加德国一个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别人摊位是一个公司,我们则是一个国,但毕竟突破了“零”。可就在这时,有人给她泼冷水:“芯片做出来了,有什么用?锁在抽屉里,得了奖,又怎样?”这就是现实。中国科技发展路上,一山还比一山高。黄令仪决定:要真正研发出中国人的芯片!她遇到了“龙芯团队”的胡伟武。胡伟武对她说:“我要让全体中国人都会设计CPU。”得遇知音,黄令仪十分激动:“要设计出真正的‘中国芯’。”他们撸起袖子就是干。尽管累得面色苍白,眼里充满红血丝,但所有人始终精神抖擞地战斗,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接着上,这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上天不负有心人。2003年,龙芯正式投入生产。黄令仪决定放弃退休,毅然投入到中国芯事业中。 胡伟武回忆,80岁高龄的黄令仪一直坚守一线,一天到晚拖着鼠标,盯着屏幕查电路。他曾劝她:“给年轻人把把关就行,别亲自干了。”黄令仪却脱口而出:“我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你永远想不到,在龙芯研发团队中,这位瘦骨嶙峋的耄耋老人,会是一名以柔弱之躯,打破美国芯片垄断的科学家,为中国实现了一个个“芯片奇迹”。如今,龙芯已发展到“3号”,广泛应用在高铁、导航等领域,打破了外国对我国的技术垄断,直接为中国省下了上亿万元资金。可与此同时,黄令仪却撑不住了。80余年芯片路,她几乎无一日好好休息。她把她的心血浇洒到一块块芯片上,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中国“心脏”。 黄令仪的亲属,在接受采访时都说了同一句话:“她是一位不求名、不求利、很有家国情怀的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