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2019 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2019 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时间:2019 年 04 月 26 日 15:00 地点:行政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长及护士长助理主持人:总护士长姚美芳
内容:
一、不良事件经过:
1.2019-01-20 09:00 护士给患者(34 床蒋国治,男,84 岁,住院号诊断:脑梗死后遗症)肌肉注射异丙嗪 12.5mg,患者家属询问打针的原因,护士告知其药理作用,09:10 家属再次提出疑问,核对发现打印的执行单撕错误,把 28 床的药和 34 床的姓名连在一起,护士操作前未认真核对,对操作目的不知晓,导致打错针。立即汇报医生,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并密切观察病情,患者无不适。
2.2019-02-22 16:35 小夜班护士接班时发现患者(45 床张件称, 男,83 岁,住院号诊断:慢支急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还有一组液体莫西沙星未输注,但患者已拔针,经查对发现中午班护士拔针时未认真核对,下午白班护士也未发现,向患者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16:46 给予输液,未造成不良后果。
3.2019-02-28 09:30 患者(21 床李俊明,男,70 岁,住院号:诊断:食道癌术后化疗后)阿洛西林钠组液体结束,护士罗某某换上丹参川芎嗪即离开,5 分钟后家属到护士站反应滴管内有东西、杂质,护士张某某察看发现为两组液体混合后产生不良反应,滴管内有絮状物和杂质沉淀。立即更换输液皮条,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输入丹参川芎嗪,向病人做好解释并告知医生。病人无不适主诉,情绪稳定。
4.2019-03-31 09:55 患儿(17 床钱美瑶,女,8 岁 3 个月,住院号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医嘱予头孢西丁皮试,护士同时带
了 16 床、17 床两位患儿的皮试液,操作时核对不认真,将16 床的头孢曲松皮试液当作了头孢西丁给 17 床皮内注射,为 16 床做皮试时发现错误,立即向 17 床患儿家长解释并道歉,家长表示理解,愿意重新做头孢西丁皮试,责任护士向护士长汇报情况并做检讨。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一)护理不良事件类别与发生科室分布
第一季度上报的不良事件共 2 类 4 起,其中药物事件 3 起,占 75%,输液事件 1 起,占 25%(图 1)。各科室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4 起,内二 2起,内一 1 起,儿科 1 起(图 2)。
图 1
图 2
(二)当事人工作年限、学历构成及层级分析
当事人中工作 1 年内护士 2 人,占 50%,工作 2 年的护士 1 人,占25%,工作 4 年的护士 1 人,占 25% (图 3)。学历构成:中专 1 人, 占 25%;大专 3 人,占 75%(图 4)。层级:N0 2 人,N1 2 人。
图 3
图 4
(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段分析。
第一季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4 起,其中周一~周五发生 2 起,周六~ 周日发生 2 起。
1.7:30~11:30 发生 3 起,75%。
2.11:30~14:00 发生 1 起,占 25%。
从发生时段看,7:30~11:30 是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主要是由于这个时间治疗工作量大,护士容易忙中出错。中午时间护士单独值班,工作不仔细就会造成差错。
(四)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在所有护理不良事件中,药物事件最为常见,包括给药错误、药物配伍禁忌、用错皮试液。另一起为输液未结束提前拔针。
(一)发生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1.医嘱查对不到位,执行单打印后未有第二人核对;2.打印机老化,出现隔断错误;3.护士对病人情况不了解;4.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家属提出的疑义未予重视。
(二)发生药物配伍禁忌的主要原因:1.科内培训不到位,两种药液存在配伍禁忌,责任护士未掌握;2.新入科护士安全警示教育不到位,其他科室曾发生类似事件,要求输注中药制剂前后用生理盐水冲净管道内其
它药液,护士未掌握。
(三)提前拔针的主要原因:1.护士查对制度执行不力,拔针前未认真核对病人液体是否已输完。2.交接班制度未落实,中午班接班时未注意察看液体量、了解病人输液情况;下午接班者未与中午班交接病人输液情况,未察看治疗室的液体量。
(四)用错皮试液的主要原因:1.护士查对不到位,做皮试前未再次核对皮试液的名称;2.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上级护士带教、督导不到位; 3.护士安全意识不强,同时为两位患儿做皮试,增加了安全隐患。
三、整改措施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特别是其他科室发生过的事件,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各科室要严格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制度、查对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护士责任意识;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