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T书籍导读最新版本读书笔记模板《对空言说 传播的观念史》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交流特性观念世纪方式社会传播学东西思想信息精神历史公众文化外星人人文年代大众媒介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01赞誉译者导读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中译版序序论:交流之难题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目录0305020406
07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结语:用手挤呀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附录:妙语摘抄目录0901108010012
013致谢大学译丛 书目译后记目录015014
内容摘要《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一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问题。即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
赞誉总而言之,20世纪20年代,总共有五种显而易见但互相缠绕的传播视野:交流是对公共舆论的管理;交流是对语义之雾的消除;交流是从自我城堡中进行的徒劳的突围;交流是对他者特性的揭示;交流是对行动的协调。
中译版序
也许他们都认识到,试图将任何东西(无论它是转瞬即逝的还是恒久不变的)固定下来,或试图将思想的鲜活精灵凝固在纸墨之上,都是自不量力和空自徒劳的;
我们应该承认,与我们分享这个世界的一切生灵都具有美妙的他者特性(otherness),而不必悲叹我们无力去发掘它们的内心世界。
译者导读我们的任务是认识这些生灵的他者特性,而不是按照我们的喜好和形象去改造它们。
序论:交流之难题正如阿多诺所说,尽管人们之间存在着让人羞愧的分歧,但唯一能超越这些分歧的就是从这种分歧中获得快乐,这才是交流的理想境界。
一、“交流”的历史性二、“交流”的多义性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序论:交流之难题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尼尔·波兹曼曾说:“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一、“交流”观念的基督教根源三、“心灵融合”交流观之社会影响:19世...二、洛克:“交流”之意义从物质到精神的转...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
简而言之,在李普曼和卢卡奇看来,传播就是一种将分散的人捆绑在一起,并使之为高尚或邪恶事业去奋斗的力量,它具有造就或摧毁政治秩序的力量。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三、克尔恺郭尔的交流观:“匿名”二、作为媒介的货币:马克思vs.洛克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一方面,本书对“交流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灵魂上的融合”这一梦想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它追本溯源,考察人们普遍具有的“交流失败感”的源头;第三,它试图找到一条我们考察交流的新思路,既避免认为“对话”具有道德优势,又避免带上“交流失败”的哀婉情绪。
一、记录性媒介vs.传输性媒介三、死信:无法发出的讯息二、诠释学:一种与死者的交流方式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我的目的在于,追溯现代“交流”思想的渊源并试图阐明,为什么现代人的“交流”体验常常给人以陷入死胡同的感觉。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二、是欺骗还是接触?詹姆斯论灵异研究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
我们应该承认,与我们分享这个世界的一切生灵都具有美妙的他者特性,而不必悲叹我们无力去发掘它们的内心世界。
一、图灵测试与肉体/爱欲的不可超越性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二、动物及人类对非人生灵的共情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
结语:用手挤呀我们的任务是认识这些生灵的他者特性,而不是按照我们的喜好和形象去改造它们。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三、交流的阴暗面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结语:用手挤呀
附录:妙语摘抄正如阿多诺所说,尽管人们之间存在着让人羞愧的分歧,但唯一能超越这些分歧的就是从这种分歧中获得快乐,这才是交流的理想境界。
致谢
在我们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