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字形线路 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和同事的合影 1909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 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 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 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 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詹天佑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序言 一、少年詹天佑——刻苦学习,立志报国 詹天佑学习履历表 姓名:詹天佑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61年 专业:铁路工程科 学位:学士 家庭住址:广东南海县 求学简历: ①1872年:赴美留学 ②1878年:毕业于丘屋高中、考入耶鲁大学 ③1881年:学成归国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 十二岁时被清政府选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求学。经小学、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一科,二十一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回国后用非所学,被派去当兵轮驾驶员,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光绪十二年,改任博学馆洋文教习兼测绘海图工作。 光绪十四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为会员。此后历任津榆、锦州和萍醴铁路工程师、新易铁路总工程师、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洛潼铁路顾问总工程师等职。民国元年,任粤汉铁路会办,被公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 民国八年四月十五日,因病请假回武汉,于二十四日逝世,终年五十九岁。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派幼童出洋留学? 2、“幼童出洋”局面为何仅维持了10年左右时间? 留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回国后的詹天佑经历了一段所学非所用的历程, 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与理解: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进洋务事业 中西社会性质、教学目的的不同…… 清政府的腐败,人才不能受到重用 大家读一读,学一学 施工 阻挠 杰出 要挟 轰动 嘲笑 勉励 藐视 周密 竣工 否则 毅然 轻蔑 隧道 回击 任命 讥笑 精密 勘测路线 赞叹不已 讨论: 1、清政府计划修建京张铁路,帝国主义为什么出来阻挠? (争夺这一铁路的修筑权,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 2、他们最后提出一个什么条件? (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在过问。) 3、什么叫过问?我们国家自己的事他们为什么要过问? (“过问”实质上是要干预我国的内政,控制掠夺我国的经济。) 4、什么叫要挟?他们凭什么要挟? (……;凭他们强大的国力,侵略的本性;清政府的腐败。)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当时国内外是怎么反应的? 国内 国外 全国轰动了 咱们可争一口气了 认为是个笑话 轻蔑地说:“……没出世” 讨论: 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 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总做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 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