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 《船的历史》 授课班级五年级
章节名称
船的历史
学时
1
教材和内容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一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将在了解学生关于船的前认知之后,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认识船只在体积、材料、构造、动力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演化特点,借助船发展史的认识,感受到船演化与科技发展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单元发展暗线,也是后续活动的铺垫。测试独木舟环节中“独木舟负载物体”、“船的形状与阻力关系”的体验活动,为学生后续研究启发疑问、激发兴趣。
课程标准
五年级学生对船是熟悉的,有些学生有乘船出行的经历,但是学生对船的发展历程是缺乏了解的,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船的演化特征与趋势。除了缺乏认识外,学生对船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测试独木舟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初步感知船的载重、稳定和水阻特性的探究实践,帮助学生建立对船实践上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改进独木舟的探究欲望。
课程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学生通过认识船的历史,了解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和水阻特性。
2.学生通过探究“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亲身实践,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船是熟悉的,有些学生有乘船出行的经历,但是学生对船的发展历程是缺乏了解的,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船的演化特征与趋势。除了缺乏认识外,学生对船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测试独木舟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初步感知船的载重、稳定和水阻特性的探究实践,帮助学生建立对船实践上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改进独木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船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难点: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策略
讲授法、讨论法、基于问题的学习等
教学资源
木条(直径5 厘米左右)或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刻刀、水槽、班级记录表等。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调查交流
聚焦(预设5分钟)
1.出示船的照片,谈话: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关于船,你都知道些什么?
2.请学生完成关于船的知识记录表。
3.讨论:这些船在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方面都有哪些异同点?
4.提问:关于船,你还有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呢?
二、探索(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水槽、学习单]
(一)船的发展史
1.展示不同时期船只的图片,教师介绍船的发展历程,主要如下:
(1)独木舟:人们将巨大树干用火烧或用石斧加工成中空的形状,用树干或竹竿作为动力来造船。
(2)摇橹木船:是用橹来推进的船舶,它是一种江河中航行的早期船舶。摇橹船使用方便,是江河中的运输工具,在江南水乡曾经广泛应用。一些旅游景点,摇橹船用来载运游客,让游客进行水上游览。
(3)帆船: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借助大自然的风力进行远距离航行。
(4)蒸汽机船:美国人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船只,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5)柴油机船:20世纪,人类进入了柴油机船时代,以柴油作为动力的游轮问世后,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
(6)潜水艇:现如今科技飞速进步,我们还
出现了可以潜入水底,以核能源作为动力的潜水艇。造船的技术和水平还在不断提升。
2.学生谈谈对船发展史的感受。
(二)测试独木舟的载重性能、稳定性
1.出示独木舟,提问:“这是什么船,它是怎么制作的?”
2.出示原木条,把一根圆木条中间挖空就可以制成一艘简易的独木舟。(可提前制作完成或现场让学生制作)
3. 提问:独木舟作为最古老的船只,它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如何呢?
4.出示实验材料:独木舟模型、水槽、螺母。
(1)提问:如何用这些材料测试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呢?
(2)播放微视频,介绍测试方法,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测试情况,讨论:“你们小组的独木舟可以负载重物吗?”、“独木舟在装载重物时有哪些不足?”。
(4)小结:独木舟不稳定,容易侧翻,而且不能承载很多重物。
5.提问: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呢?引导学生提出加大船体等方法,为下一课的学习进行铺垫。
(三)探究船首形状与行进阻力的关系
1.提问:除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练习)(试卷版)原卷+答案详解.pdf VIP
- NBT 32032-2016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效率检测技术要求.pdf VIP
- NB∕T 32033-2016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磁兼容性检测技术要求.pdf VIP
- NBT 32039-2017 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规程.pdf VIP
- 能源行业标准 NBT 32040-2017 光伏发电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pdf VIP
- 高一预习强化2 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问题-初升高数学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pdf VIP
- NBT 32041-2018 光伏发电站设备后评价规程.pdf VIP
- NB∕T 32043-2018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 VIP
- NBT 32044-2018 光伏发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1)(标准规范).pdf VIP
- NBT 32046-2018 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