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VIP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 PAGE 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岳麓秦简》记载:“甘六年臣状、臣馆请: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请。制(皇帝)曰:可。”《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巡游到湘山祠时遇大风,几不得渡。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政令出现朝令夕改现象 B. 国家组织能力提高 C. 天人感应观念影响巨大 D. 皇权缺乏有效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尽管国家明确规定保护山林树木,秦始皇却强行大规模砍伐山树,可用来说明当时皇权缺乏有效制约,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秦朝政令的更改,排除A项;国家组织能力提高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天人感应观念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2. 战国时,李悝变法推行过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务尽地力”,重新划分土地,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发展农业生产;二是“平籴法”,按年成丰歉和灾情大小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收放政策,因此“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这些措施( ) A.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B. 不利于封建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 抑制了手工业持续发展 D. 打击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推行的“务尽地力”和“平籴法”,承认土地私有和一定程度维护农民利益,从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与商品货币关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是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 3. 从秦至汉武帝之前,对商鞅变法正面评价最为普遍;从汉武帝至清末民初,商鞅变法饱受批评;清末民初至今,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这表明( ) A.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B. 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 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从秦至汉武帝之前,对商鞅变法正面评价最为普遍;从汉武帝至清末民初,商鞅变法饱受批评;清末民初至今,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可知,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不同,这说明对于同一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认识,由于所处时代环境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项正确;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有一定的标准或原则,而且具有客观性,“难有定论”、“缺乏统一标准”的说法错误,排除AB两项;历史评价与时代久远没有关系,因此“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4. 山东滕县出土的一汉代耕耱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耱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 ) A. 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 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 C. 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 D. 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耱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可见男女各有劳动分工,体现出劳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农业生产中的分工协作,而非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排除A项;生产关系三要素即为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汉代生产关系并未发生改变,且看不出农民积极生产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5. 下表为1871—1939年英国文官人数的变化表(单位:人数)。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年份 1871年 1881年 1891年 1901年 1914年 1922年 1939年 分数 53874 50879 79241 116413 280900 317721 387400 A. 国家的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B. 政府工作效率日趋低下 C. 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D. 国家财政负担愈加沉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71—1939年英国文官人数增长迅速,这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愈加沉重,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英国文官人数增长迅速,但未体现国家治理水平变化,排除A项;英国文官人数增长迅速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愈加沉重,未体现政府工作效率日趋低下,排除B项;材料内容未体现英国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排除C项。故选D项。 6. 宋徽宗时期,官方编订了一部国家礼典《政和五礼新仪》,其中除了皇族和王公大臣仪制以外,首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