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与《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docxVIP

高中语文:《赤壁赋》与《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位亲爱的同学,早上好。我们学案里任务一要求大家梳理了柳宗元和苏轼的生平简经历,做成年谱或大事年表,大家通过翻阅书本和查询网络,借鉴相关资料,完成得都非常好。我这里展示一组表格:通过这一组表格,我们可以快速而全面地了解苏轼和柳宗元的一生的主要事迹。 任务一:知人论世,探寻为文之因(不读)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来比较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点?(请同学们说说) 他们同为唐宋八大家,同样是青年才俊,少负盛名,一心为国,渴望有一番作为,但最终都陷入党争,而遭受贬谪。所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与《赤壁赋》就是有着这样人生背景和经历的贬谪之人所作的贬谪之文。 (具体地说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即作者遭贬到永州的第五年。永州地处湖南、两广交界处,当时还是蛮荒之地,但此地佳山秀水,景色优美,为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原始素材。柳宗元以待罪谪居之身,而寄情山水,写下了大量的杂文、寓言、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他著名的《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而苏轼的《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即作者贬到黄州的第三年。当年苏轼于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两次泛游于黄州赤鼻矶(jī),作者明知此地并非赤壁之战旧址,为抒写自己的怀抱故意将错就错,先后写下了以赤壁为题的赋,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可以省略不说) 优美的自然山水成了两位作者释放心情、参破生命的一种心灵感应。这里有一个概念性的知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人格与自然相融: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即客观的自然加上了作者“自我的印记”,自然被赋予了“人格化”。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两篇文章里呈现的景、情、理的分别是怎样的? 任务二:《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中景、情、理的解读。(不读)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当中写了哪些景,景物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呈现的意境是怎样的,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有哪些,从中可以可以悟出哪些哲理? 苏轼的《赤壁赋》又写到了哪些景,直接表达情感或者哲理的词句有哪些? 根据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图表,请大家根据文本内容,完成好这个图表。 大家分小组,组织讨论,并形成共识,然后派代表交流一下。 小结:《始得西山宴游记》首先追述作者谪居永州后游西山前的一般游览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力求以游览和醉梦来解脱苦闷的情绪。然而,写登西山途中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表现了一种披荆斩棘,自强不息,与政治命运抗争的生命律动。“上西山箕踞而邀”,又极力渲染西山怪特”之状:,山势高俊,气象阔大;由此显示自己不与奸佞小人为伍、孤高脱俗、特立独行傲世情怀。柳宗元自己的一首小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雪中的钓翁正像特立的西山一样,是柳宗元高洁人格和傲世情怀的映照。 小结:在《赤壁赋》里,苏轼与客泛舟赤壁,徐来的清风、东山的明月、宽阔的江面、横江的白露,这优美的景色让苏轼纵情酣饮,开怀高歌,“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享受自由的宴饮之乐。但这种山水之乐瞬间又被呜呜然的箫声带回到贬谪的痛苦之中,他无法释放心中的那份沉重。苏轼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对生命的真谛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当他看到这浩浩的大江,回首那逝去的历史人物,顿时感受人生如梦、个体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成了他对生命的一次参破。而人生的起起落落正像这时盈时亏的明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作者的心情也就豁然开朗了。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也就进入了忘怀得失,潇洒飘逸的境界。在他的《定风波》一词里,他也曾这样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丢开个人的愁怀,人生的路上才会走得那么淡定从容。对赤壁山水的感悟是苏轼对生命的一次心灵感应。 任务三: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赏析一下《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反映的“贬官文化”。首先找找其中的共同元素。 贬官的心理探究: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贬官们总是在归隐与入世之中矛盾纠结。柳宗元与苏轼也不例外,但是柳宗元不与时同流合污,为人方方正正;苏轼与世界和解,忘怀得失,超然物外,圆融通达。 贬官的言行举止:寄情山水,有宴饮之乐;有偃仰啸歌,有结伴同游,有琴棋书画。 苏轼在对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些的描绘更加丰满,更加出彩。 比如饮酒这件事情上,苏轼的描绘里就有主客的劝酒,有音乐的应和。除了主人公外的其他人,也有被动的随从,到主动地参与,形象更加丰满。或者从某种层面讲,苏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