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usic and dance 音乐与舞蹈
老山红色歌曲创作背景与艺术特征分析
——以歌曲《我爱老山兰》为例
周 琨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爱老山兰》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我爱老山兰》为例,分析了老山红色
歌曲体现的精神价值,分别从老山红色歌曲体现的精神和老山歌曲体现的意义两个部分展开论述,
以《我爱老山兰》为例,介绍了老山红色歌曲的艺术形式,从演唱技巧主题意蕴的体现两个角度
展开分析。
【关键词】老山精神;艺术价值;现实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老山红歌反映的历史时期离我们并不遥远,对年轻人来 就像老山保卫战中展示钢铁般的躯体,就像战斗中战士们扎
说,包括《我爱老山兰》在内的老山红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教 根于老山上的伟岸身躯,战士们称其为“老山兰”,在战火
育意义,能够让青年人倍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形成良好 硝烟里经受风吹雨打,备受摧残。具有韧不拔的生命力,即
的价值观。本文从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两个角度,对包括《我 使在战火中被摧残得支离破碎,但是只要有湿润的泥土,它
爱老山兰》在内的老山红色歌曲展开分析,以便于更好地弘 便可以坚强地生长。《我爱老山兰》的歌词就在这种环境中
扬老山精神,传承老山红色歌曲文化。 在猫耳洞中一气呵成,初稿完成后,由雷鸣谱曲。
一、创作背景分析 二、老山红色歌曲体现的精神价值——以《我爱老山兰》
(一)老山战斗 为例
1984 年 4 月 20 日成都军区奉命进入老山反击战的前沿 (一)信念坚定、艰苦奋斗精神
阵地,同年 4 月 27 日昆明军区从越军占领区穿插到老山背后, 老山保卫战以艰苦卓越、坚定的信念最终取得战斗的胜
攻占 1072 高地,傍晚七百多名官兵向老山丛林进发,越军发 利,在老山保卫战中,广大官兵充分体现出视死如归、保卫
现后集中火力进行猛烈攻击,后来双方炮火进行轮番轰击, 家园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节。因此,坚定的信念是老山保卫
战场变为光与火的世界,在排山倒海的呼啸声中敌我双方士 战的核心和灵魂。为了守卫疆土,老山地区军民用鲜血甚至
兵一片片倒下去,顿时,残酷、血腥、恐怖笼罩着战场。 生命与敌人拼杀,用铮铮铁骨体现出反侵略的决心。《我爱
(二)猫耳洞创作《我爱老山兰》 老山兰》歌曲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这种坚韧不拔的信念。
《我爱老山兰》有两名词作者,第一词作者为老山战 (二)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精神
斗中的一名重庆合川籍战士邹荣禄。第二词作者为蔡朝东, 《我爱老山兰》,旋律高昂,音响雄浑,情感真挚,带
1968 年参军,曾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化处副处长,在 来直抵人心的震撼。激励着广大参战官兵的决心。旋律响彻
他 22 年的军旅生涯中,2 次到麻栗坡参加自卫还击作战,在 了二十余年,现在听来,依然催人奋进,带给听众独特而深
前线挥指部从事战地宣传文化工作。邹荣禄和他的战友尽管 刻的情感体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我爱老山兰》
条件非常险恶、艰难,依旧在猫耳洞坚守了四个月。怀着对 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超越了音乐美、艺术美,在岁月的积淀中,
战友们无比的敬意,蔡朝东与当时坚守在老山主峰的部队宣 赋予了《我爱老山兰》时代意义,充分体现了和平时期广大
传股长邹荣禄一起,写下了《我爱老山兰》歌词,经师宣传 民众对红色歌曲的审美认识。《我爱老山兰》悠扬的旋律依
干事雷鸣谱曲后,这首由老山作战的军人谱写、诞生于猫耳 旧回荡,无形中传递了正能量。
洞的英雄赞歌,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创作期间,兰草给了他 (三)思想教育、无私奉献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