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乐章的典范之作——《黄水谣》作品分析及艺术成就.pdfVIP

过渡乐章的典范之作——《黄水谣》作品分析及艺术成就.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期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No.4 ofXiamen Joumal RadioTelevision NOV.2010 2010年11月 University 过渡乐章的典范之作 ——《黄水谣》作品分析及艺术成就 陈石萍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工程技术学部,福建厦门361008) [摘要]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作者在《黄河大合唱 的背景下,重新深入研究《黄水谣》,提出“过渡乐章”的音乐处理问题,同时在音乐类论文中用表格形 式全方位地研究《黄水谣》的“艺术对比”,对思想与艺术都达到项峰的《黄水谣》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黄水谣;抗日;过渡;对比 642.52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化 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音乐史诗,自1939年问世 的摇篮。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屈不饶、自强不 至今已7l周年了,作为里程碑式的历史巨作, 息,奔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是中华 经久不衰地被广为传唱,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民族精神的象征。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全曲分为序曲和八个乐章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 (八个乐章依次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声!州1]3黄河怒吼了,横空出世的《黄河大合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 唱》传达的正是黄河的怒吼声,它以浓郁的民 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 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荡气回肠的旋律和压 河”),各个乐章从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到艺术 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而彪炳于史册。 形象等具有相对独立性,乐章之问形成了鲜明的 一、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 对比。但作品以抗日救国为主题,几个基本音调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 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同时通过配乐诗朗诵及 唱》,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 乐队演奏、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 景,展示了黄河两岸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表现 和终曲的总结概括,使整部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 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 一性。 量。作者借鉴欧洲巴洛克时期主要的声乐体裁 从内容上看,八个乐章可以分为三个递进层 次:第一乐章至第三乐章——歌颂东方巨龙黄 “康塔塔”(Contata)形式,运用中国民间音调 和抗战群众歌曲音调加以多声化处理,体现了鲜 河;第四乐章至第六乐章——控诉日寇残暴罪 明的大众性、时代性及民族风格。作者从不同的 行;第七乐章至第八乐章——吹响抗日救国的战 侧面来表达主题,深刻揭示题材的内涵,用富于 斗号角。整部作品词曲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层 特色的音调语汇的变化发展,全方位地丰富所歌 层递进,波澜起伏,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唱的艺术形象,同时通过诗朗诵来承上启下、贯 二、《黄水谣》音乐结构分析 串发展,整部作品气势磅礴、波澜壮阔、音调雄 《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 壮、震撼人心,成了史诗般的千古绝唱。这一伟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