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海防林低产低质低效林的成因及更新方式研究.docxVIP

黑松海防林低产低质低效林的成因及更新方式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松海防林低产低质低效林的成因及更新方式研究 黑松树海防林是山东省海岸警卫队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东省海岸警卫队的面积超过70000hm,占山东省海岸警卫队的70%以上。它为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屏障,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成果。但是由于现有黑松海防林立地条件较差,经营粗放,部分已进入成、过熟阶段,使黑松海防林出现林分生长衰退、病虫危害加剧等问题,严重地影响黑松海防林防护效能的持续发挥。因此,探讨沿海黑松海防林合理的更新改造技术,已成为山东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展了沙质岸黑松海防林更新改造技术的研究。 1 降水量、温度和自然条件 试区位于胶东半岛的沙质海岸,主要有潮积沙质岸段类型和风积沙质岸段类型,该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与降水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递增。年平均气温11.1℃~12.6℃,年平均降水量620 mm~950 mm,≥10 ℃的积温为3800 ℃~4200 ℃,日照时数为2400~2650 h。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但由于降水过于集中,年内分布不匀,大风、暴雨、台风、海潮、海雾、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土壤属滨海沙土,其基质多由疏松的中、粗沙组成,易渗透,所以含水量极少,在阳光中受热迅速,结构松散,保水能力差,比较干旱并含有少量的盐分,腐殖质少,分解快,土壤瘠薄。 2 学习方法 2.1 低效林定位调查与观测 在进行黑松海防林典型调查的基础上,于分布较集中的荣成、龙口、莱州等地设点进行黑松海防林低产低质低效林(以下简称低效林)定位调查与观测,共设置标准地132块。调查内容包括林分立地条件和生长发育状况(林木树高、胸径、树冠和根系等生长状况)、经营情况等。采用平均木法做解析木18株,同时测定其生物量。 2.2 黑松海岸保护系统的更新和重建技术 2.2.1 更新方法 (1) 调整林分郁闭度 在前沿基干林带立地条件较差,已达到成、过熟龄的林分中,通过在林内砍伐枯死木、病腐木、生长不良树木和部分上层木等,调整林分郁闭度,在保留木林冠下造林。试验林设在莱州市过西林场,29年生,郁闭度0.65,密度836株/hm2,林分平均胸径7.2 cm,平均树高4.8 m。1997年渐伐调整郁闭度后,林冠下造林。设计4个郁闭度处理,分别为0.1,0.3,0.5,0.7,3次重复。 (2) 伐桩高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在前沿基干林带立地条件差、林木生长不良、林相不整齐,但林下萌芽条较多的林分中,采用留伐桩萌芽更新。即对长势衰弱根部有萌芽条的林木,按不同伐桩高度砍伐,促其根部萌芽条生长。试验林设在莱州市过西林场,26年生,郁闭度0.70,密度1865株/ hm2,林分平均树高4.6 m,平均胸径6.4 cm。1997年砍伐,设计伐桩高度15 cm、30 cm、45 cm和播种造林4种处理,3次重复。 (3) 试验林的密度与林木生长 在前沿基干林带,立地条件较差,林相整齐,已达到成过熟龄,为维持防护作用不宜大面积采伐更新的林分中,通过隔行伐除林木,降低郁闭度后,在采伐行内更新黑松优良品系,造林密度为1×2m。试验林设在莱州市过西林场,28年生,株行距1.5m×3 m,林分平均胸径8.3 cm,平均树高5.2 cm。设计隔1行伐1行,隔2行伐2行,隔1行伐3行和皆伐4个处理,3次重复,1997年施工。 (4) 试验林的密度、时间 在基干林带后沿,立地条件较好,林相整齐,已达到成、过熟龄的林分中按一定空间和时间顺序,进行带状采代更新。试验林设在荣城市成山林场,35年生,林分平均胸径13.8 cm,平均树高7.4 m,密度1015株/hm2。1997年带状采伐营造黑松优良品系,造林密度1×2 m。设计窄带(更新带宽60m,保留带宽60m)、等带(带宽均为30m)、宽带(更新带宽60m,保留带宽30m)3个处理,3次重复。 (5) 自然更新研究 分别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分密度设置标准地,调查林木生长状况、林分郁闭度、黑松天然落种幼树数量和生长情况等。 2.2.2 养护与重建技术 (1) 稀疏林地下植造林试验 对6~9年生黑松幼林,造林保存率低,郁闭度小于0.3的疏林地,人工栽植刺槐、麻栎、紫穗槐等阔叶树及黑松优良品系。 (2) 林地栽培与肥料试验 在6~9年生郁闭度大于0.5的黑松幼林内,设计林下套种紫穗槐、绿肥压青、保护枯落物及不采取任何措施(对照)4个处理,3次重复。 2.3 密度管理表的编制 根据林木的树冠幅与胸径存在着密切相关关系(不受立地条件和林龄限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林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经营密度,编制出黑松海防林林分密度管理表。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松海岸保护林低产低产低产率的原因 3.1.1 基干富宁林区域林分生长情况 沙岸黑松海防林大部分集中连片栽植于沿海干旱贫瘠沙地,由于大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