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脉法及针灸的不传之秘.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法及针灸的不传之秘 《内经》脉法一、遍诊法《素问》、《灵枢》论脉,先言某时某脏其脉何如,次言太过不及,可见脉与时与脏不可分,分者,有失经旨。明了《经》中所言脉法,则得脉之大要。 《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三部九候论》《举痛论》、《灵枢、经脉篇》: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大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 ……。脉之纲:春弦、夏钩、秋浮、冬营(石)脾善不可见也。 寸口脉法:《难经、一难》:《桂林古本伤寒论》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藏府之诊也?师日: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藏府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平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通行本佚)。脉为气血先见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就是尺内,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就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 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寸口脉法——阴阳脉法《四难》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 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就是阴阳之法也。 《伤寒论》——阴阳脉法《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阳:大浮数动滑——三阳有余阴:微沉弦弱涩——三阴不足 柯琴曰: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浮沉就是脉体,大弱就是脉势,滑涩就是脉气、动弦就是脉形,迟数就是脉息,总就是病脉而非平脉也。” 仲景脉法中得阴阳观念“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师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同理其她篇章中:有阴结、阳微结、阴微结我们知道仲圣以阴阳为纲计10脉但就是细读《伤寒论》,我们知道伤寒论中脉象计27种,其中所谓得复合脉,就就是组合而已 脉法得立体观念位数形势、微甚兼独 1,以位置分:浮、沉、伏。 ? ? 2,以形状分:滑、涩、弦、紧、革、牢、动、散。 ? ? 3,以速率分:数、缓、迟。 ? ? 4,以节律分;结、代、促。 ? ? 5,以宽窄分:洪、细。 ? ? 6,以力度加位置(或宽窄)分:实、芤、虚、濡、弱、微。 ——清、周学海 《伤寒论》—三才观念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11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三部九候切脉诊法 仲圣眼中得平脉大法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府之气 ————————(通行本佚) 桂林古本伤寒论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通行本佚)。 仲圣脉法中得五行观念 仲圣脉法中得五行观念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 《内经》《伤寒》引申与发挥金——03菽——肺——合大肠火——06菽——心——合小肠土——09菽——脾——合胃木——12菽——肝——合胆水——15菽——肾——合膀胱(五生、八在、十二其、五胜)天尊地卑,阳奇阴耦,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耦,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洪布,子母分施。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

文档评论(0)

cl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医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