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将士们在营帐中宴乐豪饮的场面,第一句仅用“葡萄美酒”和“夜光杯”两个名词叠加便渲染出一种西域独有的欢宴氛围。闪闪发光的夜光杯里盛着紫红的葡萄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酒的醇香似乎从纸上飘散出来,引得读者垂涎。接着,诗人从听觉入手,写有人在马上弹奏琵琶,催促将士们快快痛饮,急促悠扬的琵琶声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诗歌的第三、四句抒情,借着琵琶声,将士们喝啊喝啊。诗人仿佛对身边的人劝酒道:喝吧喝吧,如果我喝醉了酒躺卧在沙场上,请你不要笑我。想想看,自古以来,沙场征战的人,又有几个能平安地归来呢?今朝有酒且让自己在今朝沉醉吧。从中可见诗人及时行乐的洒脱,以谐谑之语,写尽情酣醉的理由,表现出了豪迈、开朗、兴奋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这首诗不写边塞的苦寒,不发幽怨之音,全凭一腔豪情取胜。“醉卧沙场”这一形象截然不同于传统的“战死沙场”,但这是王翰用更浪漫的方式表现了边塞将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了解诗意。 2.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3.体会诗人的达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体会诗人的达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暑假想必不少同学观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通过它我们对之前熟悉的诗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高适。高适擅长写边塞诗,其实唐朝除了高适,还有岑参、王昌龄、王翰等人也以边塞诗闻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翰的一首边塞诗——《凉州词》。 二、作者简介:王翰(生卒年不详),一作王瀚,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诗人。王翰工诗善文,其诗词情壮丽,名重当时。《凉州词》二首慷慨悲壮,广为传诵;“葡萄美酒夜光杯”一首,被王世贞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三、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显贵、宗室名流为凉州歌所填唱词,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甘肃省武威一带),因“地处西北,常寒凉也”,而得名。 四、初读感知 1.师范读,要求生听读音、听节奏。 2.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准节奏。 3.指名读,师适时正音。 4.齐读。 五、疏通诗意 1.师请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提问。 2.解答疑问。师重点讲解“夜光杯”“欲”“琵琶马上催”“沙场”。 (1)出示夜光杯图片,帮助理解。 (2)联系“李白乘舟将欲行”理解“欲”。 (3)关于“琵琶马上催”有两种理解,师简要说明为何选择“在马上弹奏琵琶催促喝酒”这一解释。 (4)简要介绍边塞环境,理解“沙场”即“战场”。 六、想象画面 1.师引导想象画面。 师: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如何边读边想象画面,同学们还记得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吗? 生:想样子、听声音、闻味道。 师:你从这首诗中想象到了什么画面呢? 生:我想到了军营里摆满了美酒佳肴,发光的夜光杯里盛着紫红的葡萄酒。 生:我听到了将士们的欢笑声,敬酒声,还有急促的琵琶声 生:我闻到了葡萄酒和美食的香味。 2.指名读前两句,读出画面。 3.齐读前两句。 设计意图:本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在古诗教学中特别适用,所以在这里进行复习实践。由诗人写的两种事物中,学生充分调动五官,能想到极丰富的画面,有助于体会诗人事物选择的精妙。 七、感受情感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宴会? 生:盛大的。 生:欢乐的。 师:纯粹是欢乐的吗? (1)几人回?人去哪了? (2)出示描写战争残酷的诗句,齐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你想怎么读“古来征战几人回”?指名读,齐读,读出反问语气,重读“几人”。情感可悲壮、可豪迈,如有学生能自主联系第三句读得豪迈,则可顺势聚焦第三句,如学生不能自主体会到豪迈,则需教师引导。 (4)诗人想不想回,能不能回? 生:想回,但知道自己可能回不去。 (5)既然可能明天就战死沙场回不去,那现在做什么? 生:喝酒。 师:对,今朝有酒的时候痛痛快快喝个够,喝到走不了路,喝到醉卧在沙场。 (6)可能明天就战死沙场回不去,诗人怕吗? 生:不怕,因为他早就知道古来征战战死的多,他早就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7)你会因为诗人“醉卧沙场”而笑他吗? (8)再读三、四两句,读出豪迈之情。 设计意图:本诗的底色是悲凉的,但是诗人的达观给诗歌涂抹上一层明亮的色调,学习本诗,学生需用心体会因战争残酷带来的悲凉和视死如归的豪迈这两种复杂的情感。因此,围绕“回”设置了问题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所得展现出来。 八、背诵诗歌 1.自由背诵。 2.填空背。 3.图片辅助背。 4.齐背。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