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pptxVIP

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律与教化 ;中华法系(礼法结合);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法自君出”的特点,突出君主的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君权之上”、“国权至上”的法治。;;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儒家 社会引领者;;1.德治思想的渊源;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记·曲礼上》;1.德治思想的渊源;2.法治思想的渊源;五年琱生簋铭文;2.法治思想的渊源;2.法治思想的渊源;前536年,子产铸刑书,自称“吾以救世也”; (叔向)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律),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民知有辟,则不忌(畏惧)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法律文件),而徼幸(侥幸)以成之,弗可为矣……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左传·昭公六年》;2.法治思想的渊源;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3.德治与法治之争:;3.德治与法治之争:;3.德治与法治之争:;学派;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睡虎地秦简》; 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何也?当完城旦。士伍甲斗,拔剑伐,斩人发结,何论?当完为城旦。 ——《睡虎地秦简》; 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何也?当完城旦。士伍甲斗,拔剑伐,斩人发结,何论?当完为城旦。 ——《睡虎地秦简》;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秦汉:律令儒家化的开端;;2、魏晋:律令儒家化的发展;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谓非缘坐之罪及谋叛以上而故告者。 议曰: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注云:“谓非缘坐之罪”,缘坐谓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告亦无罪。 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 ——《唐律疏议》;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事君尽忠,事父尽敬……善能行孝,勿贪恶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太公家教》;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族规只行于一族,如果以地域为单位,由若干家族共同制定,那就成了乡约。乡约的内容同族规基本相同,但更着重于建立严密的组织以控制百姓。族规、乡约虽然只是民间规约,却具有合法的地位,在封建国家的允许下发挥效力以补充国家法律之不足,对巩固封建统治有重要作用。;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乡甲会图(明乡约仪式);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每月朔望日,择宽洁公所,设香案。届时县中文武官俱至,衣蟒衣,礼生唱,序拜,行三跪九叩首礼。兴,退班,齐至讲所,军民人等,环立肃听。礼生唱,恭请开讲,司讲生诣香案前,跪,恭捧圣谕登台,木铎老人跪,宣读毕。礼生唱,请宣讲圣谕第一条(康熙“圣谕”及《大清律例》),司讲生按至讲毕而退。 ——清同治五年《仁寿县志》;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