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pptx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诗歌 的 表达技巧;;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修辞手法——比喻;;说一说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情。;;修辞手法——比拟;修辞手法——夸张;修辞手法——借代;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修辞手法——双关、隐语、谐音;;;;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概念;记叙诗: 中国古诗多是抒情诗,叙事诗很少,所以叙述这一表达方式很少接触到,只是在叙事诗中使用,抒情诗也仅保留少量的叙述成分。 赏析诗歌中叙述这一表达方式,同现代文中的叙述差不多,要从以下角度展开: ①叙事的线索; ②叙事的人称(第一、二、三人称),尤其看是作者叙事还是诗中人物叙事; ③叙事的顺序,是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以及有无倒叙、插叙; ④叙事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看似冷静的叙述还是感情浓烈的叙述; ⑤叙事有无特别之处,如有无对比、抑扬等技巧。 赏析时应指明叙述的具体特点,并结合诗歌加以说明。;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pǐ,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luán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前八句叙写采地黄,后六句叙写卖地黄,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描写方法;如何描写——动静结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如何描写——虚实结合;答;如何描写——点面结合;答;如何描写——细节描写与白描;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张 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如何描写——渲染与烘托;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别 董 大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何描写——正侧描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小结1——描写技巧的思考角度 一、景物动静的角度: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二、直接与间接的角度:正面和侧面,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三、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的角度: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四、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 五、运用修辞的角度: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等。 六、运用表现手法的角度:衬托、对比、渲染、烘托、用典、象征、铺陈、白描。 七、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 八、调动感觉的角度(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小结2——解答写景技巧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