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12/1 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中医儿科
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的诊断标准。
(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
(3)好发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部分可发展为哮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2015年3月) [3]毛细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1.902)的诊断标准。
(1)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
(2)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而在北方则发生在冬春季。
(3)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39℃高热不常见),1~2d后病情迅速进
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d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5~7d时达到疾病高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呕吐、烦躁、易
激惹、喂养量下降,<3个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
(4)体征: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快、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性啰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心动过速、脱水、胸壁吸气
性凹陷(三凹征)及鼻翼扇动等表现。
(5)辅助检查:
①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建议在疾病早期(最初72h内)或有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危险因素的患儿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②胸部X线检查:肺部过度充气征或斑片状浸润阴影,局部肺不张,支气管周围炎。
③周围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④鼻咽抽吸物病原学检测:病原检测方法包括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ELISA和金标法)、PCR、RT-PCR等方法。RSV、流感病毒A
和B、腺病毒等病原谱的检测有助于预防隔离。
⑤患儿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有脱水征象时需要检测血清电解质;当体温>38.5℃,或有感染中毒症状时需做血培
养;重症、尤其是具有机械通气指征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二 )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
1.急性期
(1)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喉间喘鸣,鼻流清涕,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证: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痰鸣鼻煽,鼻塞涕黄,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紫红于风关。
2021/12/1 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3)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烦躁,口唇发青,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于风关。
2.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咳少痰多,痰鸣不消,咳嗽无力,动后稍喘,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纳差,大便稀溏,唇舌淡红,指纹淡红
(2)阴虚肺热证:低热不退,咳嗽少痰,动后稍喘,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指纹紫。
二、治疗方法
(一 )辨证论治
1.急性期
(1)风寒闭肺证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降逆
①推荐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杏仁、荆芥、防风、桂枝、制半夏、莱菔子、白芥子、地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
药。
②推拿疗法:揉天突、搓摩胁肋、推揉膻中、运内八卦、揉肺俞、清肺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
③灌肠疗法:服药困难小儿,可选用疏风散寒,化痰平喘中药随证加减后保留灌肠。
④穴位贴敷:选用地龙、炙麻黄、白芥子、胆南星等药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肺俞穴等,每日1次,每次约10分钟,出现皮肤发红
为止,连敷3日。
(2)风热闭肺证
治法: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①推荐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薄荷、牛蒡子、地龙等。或具
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推拿疗法:揉天突、揉丰隆、搓摩胁肋、揉定喘、推揉膻中、运内八卦、揉肺俞、揉内劳宫、推小横纹、清肺经、清天河水等。
③灌肠疗法:服药困难小儿,可选用疏风清热,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