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既有地下结构受下穿施工影响的力学响应与安全控制研究
摘 要:北京地区下穿工程中,新建隧道断面及施工方法种类众多、地层条件复杂、既有结构形式多样,有极其复杂
的组合关系,目前尚无对既有结构力学响应的系统分析。通过北京地区 13 个下穿工程案例,总结了新建隧道结构形式
及施工措施,明确既有地下结构变形特点,采用两阶段法分析及预测了各因素影响下既有地下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
表明:①新建隧道包括市政管道、地铁区间及车站,常见的施工方法有多导洞法、台阶法,洞桩托换法和中洞法,新
建隧道开挖面积与施工方法有较明确的对应关系。②既有地下结构实测最大沉降概率分布符合数学期望4.89,方差 16.4
的正态分布。其中,新建市政管道、地铁区间和地铁车站下穿施工引起的既有地下结构平均最大沉降分别为 2.56,3.82,
11.07 mm 。③根据新旧隧道空间位置关系的不同,穿越工程可分为 7 种组合,其中,既有地下结构力学响应有 V,U ,
W 3 种模式。④严格控制新建隧道开挖面积,不留或少留间隔土,尽可能选择 W 型穿越模式,以此减小对既有地下结
构的扰动。
关键词:穿越工程;既有地下结构;力学响应;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548(2019)05 –0874 –11
作者简介:白海卫(1982— ) ,男,陕西榆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与控制。E-mail:
baihaiwei@ 。
Safety control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of existing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nduced by excavation of new tunnels under construction
1, 2 2 2 1
BAI Hai-wei , WANG Jian-chen , LIU Yun-liang , ZHANG Ding-li
(1.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2. Beijing Urb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 In crossing projects, the section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new tunnels are numerou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complex, and the structural forms of the existing tunnels are various. There i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which
has not been deeply studied till today.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from 13 projects in Beijing, the structural forms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the new tunnels are summarized, the deformation laws of the existing tunnels are analyzed, and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existing tunnels is investig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模糊综合评价.pdf
- (11.9)--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pdf
- (11.10)--基于权重反分析和标准化模糊综合评价的岩爆预测模型.pdf
- (11.11)--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集值统计法的煤矿外因火灾危险性分析.pdf
- (11.1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贝叶斯判别的电力变压器状态判别和预警.pdf
- (11.1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建筑项目施工安全评价.pdf
- (11.1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泥石流风险评价.pdf
- (11.1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兰州市水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pdf
- (11.16)--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宁波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pdf
- (11.19)--改进AHP-模糊综合评价在工程爆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pdf
- (15.13)--水电工程高陡边坡全生命周期安全控制研究综述.pdf
- (15.14)--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地表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pdf
- (15.15)--浅析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危险控制闭环管理.pdf
- (15.16)--浅谈换流站一次设备维护危险控制的闭环管理.pdf
- (15.17)--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及安全控制.pdf
- (15.18)--破碎千枚岩隧道施工期位移安全控制基准研究.pdf
- (15.19)--轨道交通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综述.pdf
- (15.20)--高校涉危实验室危险控制层次结构研究与策略.pdf
- (16)--[4.3] 近代线性事故致因模型.pdf
- (16)--2.8离心泵的相似特性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