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及练习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二、内容梗概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依次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诗经》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十三篇可分两大部分:前九篇谈“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合。因此,《经典常谈》虽说不是“国学概论”,但只要细读全书,在深入经典文本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
字(工具)——《《说文解字)第一》
经——《(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四书第七)
史——《《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
子——《诸子第十》
集——《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三、作品特点
作者摈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人门书。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四、分篇简介
《说文解字》第一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2.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籍文古文。
3.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
4.书中每字都有说解,还标注读音。
5.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
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
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
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周易》第二
本章从《周易》重要组成部分——八卦说起,介绍了:五行八卦和生活密切相关,八卦真正的由来(筮法),解释八卦吉凶的辞为爻,卦爻的集合为《周易》,《周易》怎么成儒家经典的,《周易》怎么一步步登顶《六经》之首的,以及《周易》的民间发展。所以在《周易第二》朱先生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对《周易》内容的介绍上,而是追溯了《周易》的起源,梳理的《周易》的发展,可以说跳出了《周易》,高屋建瓴。
1.卜官将卦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
2.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家学说盛行,儒家受两派影响,对《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借着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这种新解释的内容,便是所谓《易传》。????
3.后世传说八卦、重卦、《易传》的创作者都是圣人,《周易》的诸多经传也都出自圣人之手,使得《易经》成为儒家的传道书。在汉代,成为《六经》之首。
《尚书》第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1)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
(2)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
2.《尚书》内容
(1)《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
(2)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
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也有记事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亲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
(3)《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诗经》第四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计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部分为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宾宴享。“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