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意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震救灾精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 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 级和7.2 级大地震,1976 年唐山发生里氏7.8 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 级大地震,2010 年玉树发生里氏7.1 级大地震…… 在抗震救灾中,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铸就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充分展现更是中国人民战胜磨难、创造奇迹的强大精神武器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灾区群众广泛开展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活动。” 抗震救灾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面对特大灾难,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众志成城,用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凝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钢铁力量,谱写了一曲团结之歌。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抗震救灾精神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中国人民用铁一般的肩膀、钢一般的意志筑起战胜灾难、战胜死神的钢铁长城,在重建家园的战场上,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力量,再次让中国人民创造奇迹。 四川汶川映秀镇西南一隅,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安静肃穆,纪念表盘上的时针、分针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生死瞬间,老师们以血肉之躯护卫学生;余震再袭,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数解放军战士、消防队员、医务人员以及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不远万里奔赴灾区。灾难面前,坚强不屈的人民爆发出“汶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 抗震救灾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及时救援还是灾后重建,党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领导全国人民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相信科学、崇尚理性、勇于创新,使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与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交相辉映。 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自强不息、守望相助,更加敬畏自然与尊重科学。 抗震救灾精神意义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充实生命,以担当淬火成钢,不仅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也成就了“精神最富有的政党”,构建起了绚烂夺目的精神谱系。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区民防办特别推出?鉴往知来·中国精神?栏目,通过系列推送重温百年奋斗路上的伟大中国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灾区群众广泛开展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活动。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就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顽强奋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

文档评论(0)

企业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计算机三级持证人

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在团队建设、员工培训、营销提升、组织架构有多自己的经验,希望在这个平台分享及帮助更多的公司或企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09日上传了计算机三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