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海藻营养成分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海藻营养成分分析 国外长期以来,对海藻营养进行了相关研究,表明北海海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国目前已为海藻的养殖大国,海藻的营养价值渐受重视。关于南海海藻营养成分的研究已多见报道[3,4,5,6,7,8,9,10,11,12,13],但有关湛江海区常见的褐藻门的团扇藻Padina sp.、鳞茎马尾藻Sargassum bulbiferum,红藻门的乳节藻Galaxaura oblongata、叉枝藻Cymogongrus flabelliformis,绿藻门的杉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盾叶蕨藻Caulerpa racemosa var.peltata、长松藻Codium cylindricum、羽藻Bryopsis plumose等8种海藻的研究较少,仅见文献分析长松藻营养成分的报道。本文分析并比较了这8种海藻的营养成分,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营养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冲洗、磨削、封装 2006年春季从硇洲、徐闻海域采回8种海藻(表1)。藻样用海水多次冲洗,除净泥砂和其他附着杂物,再用淡水冲洗去表面盐分,曝晒或55℃下烘干,用粉碎机打磨成粉状,并过孔径为355±13μm的筛,最后置于密实袋中封装,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 1.2 试剂空白及检测 水分的测定:常压干燥法。 灰分的测定:参见文献。 粗纤维的测定:采用重量法。 粗蛋白的测定:采用凯氏自动定氮仪法。 粗脂肪的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 总碳水化合物测定:采用减差法。 氨基酸的测定:采用盐酸水解法。样品用6mol/L HCl于110℃烘箱中水解24 h,然后旋转蒸发去除盐酸,样品过滤、定容,由日立L-880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矿物质及重金属的测定:准确称取均匀干试样约1 g于三角烧瓶中,加20 m L HNO3(优级纯G·R),置于电炉上消化。消化不完全时,补加5 m L HNO3和2 m L高氯酸混合酸消化液,直至无色透明为止。加几毫升水,加热除去多余HNO3。待烧瓶中液体接近2~3 m L时,取下冷却。用漏斗过滤至50 m L容量瓶,用超纯水清洗烧瓶及漏斗滤纸(使用前须经稀HNO3酸化),洗液移至容量瓶,定容至刻度。取与消化试样同量的混合酸消化液,按上述操作做试剂空白测定。镍、铁、锌、铅、铜和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CAMM-2001型)测定;汞和砷用双道原子荧光分析仪(SK-2003型)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绿藻类海藻蛋白、总蛋白含量 8种海藻基本营养成分的含量见表2。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平均为60.68%。粗脂肪的含量最低,质量分数平均为0.56%,除了羽藻外,其余低于1%,低于4种细基江篱的1.52%和江篱的1.69%,但比海带(0.20%)和紫菜(0.30%)稍高;与熊皓平等分析的长松藻相近,但与吉宏武等分析的长松藻相差较大,这可能是三者的采集地不同的缘故;绿藻门种类最高(除盾叶蕨藻较低外),其次为褐藻门种类,红藻门种类最低,平均含量分别为0.78%、0.50%和0.18%。粗纤维、灰分和粗蛋白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30.51%、15.75%和9.25%;海藻体内粗纤维的平均含量近似于碳水化合物的一半,而叉枝藻的粗纤维含量仅为碳水化合物含量的11.1%;乳节藻体中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都最低,而粗纤维的含量则最高。至于各海藻蛋白质含量,绿藻类海藻平均含量较高(11.85%),红藻类次之(7.82%),褐藻类最低(6.04%),这与先前范晓和吉宏武的分析结果相似;团扇藻(6.38%)的蛋白含量相对于同为褐藻类的海带(8.2%),帚状多穴藻(17.31%),羊栖菜(15.38%)低,但高于囊藻(2.88%)、喇叭藻(4.44%);而鳞茎马尾藻的蛋白含量(5.69%)相对于李来好分析的南海6种其他马尾藻(9.60%)是偏低的,但高于宾得马尾藻(4.00%)、重缘马尾藻(5.19%);红藻类的乳节藻蛋白含量(2.81%)较低,叉枝藻(11.75%)是其4倍多,相差较大。从表2可知,叉枝藻和盾叶蕨藻均可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良好食物来源,海藻的基本营养成分因种类和生长海域(底质、水质)的不同而有差别。 2.2 绿藻门与红藻门 8种海藻体中的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在4.44%~30.53%之间,平均16.01%;绿藻门海藻的平均含量最高(w=20.13%),红藻门的最低(w=8.59%),前者是后者的2.34倍(表3)。就某一种氨基酸的含量来看,绿藻门种类明显高于褐藻门和红藻门的,说明绿藻门种类的蛋白质组成中氨基酸含量丰富。8种海藻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以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和亮氨酸(Leu)含量高,蛋氨酸和组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