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学法硕第二次课讲义.pptx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的结构和比例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 新的法结构的产生及其与旧结构的矛盾和斗争;新的法结构的形成;(一)“法”、“律”的提出 1、变法之“变”:以实力为追求的目标 经济上土地税和人头税;政治上选贤任能;军事上扩充军备 2、公布成文法: “刑书”、“刑鼎”—— “弃礼而征于书”、竹刑 3、“变法之法”:《法经》“经”为“常”;重刑 4、商鞅改法为律:不法古,不修今;一赏、一刑、一教;告奸、连坐 5、韩非对“法”的界定;李斯;(二)理论支撑 法家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人性恶,赏刑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 新的结构:法+刑;律+刑 法、律的内容:耕战、官僚特权(效率原则) 与宗法分封的血缘特权针锋相对(秩序原则);(三)思想领域的争鸣:以儒家为代表 “德”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重视个人品格 1、孔孟思想:性善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孔子之德:仁、礼。“仁者爱人”,爱有等差: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有教无类。 “晋其亡矣,失其度矣!” (2)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皆可以为尧舜”。“惟仁者宜 在高位”。“使民有恒产者有恒心”。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 之?” 贤人政治;(3)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赏贤使能” “法之经,礼与刑 ” 谭嗣同:“二千年之政,秦政也;二千年之学,荀学???”。; 性善论的法律设计:先教后刑,出礼入刑。亲亲、尊尊。价值取向:德。血缘的权利义务为政治的权利义务的基础,政治为血缘的拟制。 性恶论的法律设计:(1)隆礼重法,以礼为本。(2)法治。奖励耕战。重刑。赏刑结合。血缘在权力的面前是脆弱的,单靠人的德性解决不了秩序的建设问题,而要靠明确的立法。;“揠苗助长”与“守株待兔”;秦朝法的结构问题;秦朝的“法治”:纯效率论的失败;汉代几个基本元素内涵的调整与融合性结构的开始;汉代的法律思想的调整及其制度设计; 礼法结合:“纳礼入法”的形式;重建“亲亲”、 “尊尊”的逻辑关系,为“血缘+官僚等级制 (察举制)”进行理论构建,西周时的“家国 一体”到春秋战国的“家国相分”再到汉时家国关系的重新建构。中国法的结构的原创性思想基本完成。 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制度表现:司法领域的“春秋决狱”到“经义决狱”;法律解释领域的“以经注律”(律章句) 变革完成的载体是:令、比 学术领域:律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三国至隋唐:礼法的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和制度完善;三国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的微调;宋明时期;伦理文化的经济社会结构;超稳定结构;停滞的帝国 阶级结构:皇帝集团、官僚集团 力量的博弈:鲁国初税亩;秦朝黔首自实田;汉代十五税一、三十税一;三国时期占田荫客荫亲属和租庸调的并行及其此消彼长;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和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 土地的饱和、人员的流动、赋税的货币化 封建主义、官僚主义 传统社会管理结构和制度供给的不足 近代资本的萌芽;清末“内忧外患”下的变革 和民国时期的发展;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条约体系导致的各种主权的丧失 反应:洋务运动、清末修律 中国变革的宏观路径:器物到制度到文化 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中外通行,有稗治理”、 “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目的:收回治外法权 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 方式:派留学生、官员出国考察、翻译外国法律、聘请外国专家 修律成果:钦定宪法大纲、刑律、民律、诉讼律;法理派和礼教派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约法》、《宪法》 《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民律第二次草案》 南京政府的“六法全书”:宪法、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 革命根据地:《宪法大纲》、《土地法》、 《婚姻法》、《劳动法》 实现了从“律”向“法”的立法名称的转变;“法”的近代转型;英语相关词汇; 法学: law; legal science; jurisprudence; the science of law Legal science Legal: (1) of or based on the law; 法律的,依照法律的,法定的;(2)all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