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九上语文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范文5篇.docx

2023年九上语文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范文5篇.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作文:论证要合理 写作实践: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有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三、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课本上写作指导 文题:论证要合理 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进行论证(驳论也是一种论证,只不过是证对方论点不正确)。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 下面是陶行知《创造宣言》中的几段文字。作者是如何论证的?同学们之间讨论。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是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首先,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使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如上面这三文字,先以“有人说”的形式列出错误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然后举例论证,以古今中外的名人在平凡单调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事例,证明“有人”观点的荒谬。最后几句一针见血指出“平凡单调”只不过是懒惰者的借口。具体的事例与尖锐的剖析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其次,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例如《敬业与乐业》中,作者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其中引用孔子的两句话,都分别做了阐释,以切合论证的需要。 再次,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际上,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论证合理,还要求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为了使论证的结构合理,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人展开论证。 《教师教学用书》写作指导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对于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学生而言,要做到论证合理,更需要自身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 一、观点要统一,逻辑要严密。 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要符合逻辑规律。 观点要一致,即“A就是A”,也就是说在论证过程中,观点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例如,在《怀疑与学问》一文中,中心观点始终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保持观点一致的方法:避免混淆或偷换概念。 混滑或偷换概念是论证中常见的一种逻辑错误,导致出现多个观点。 比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这样说:“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否则就会这样: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各管各,不能互相联系起来。”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滑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換了前一个论题。这就是一种混淆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可在生动有趣的示例中,使学生学会避免逻辑出错,进而在论证过程中保持概念的统一和逻辑的严密。 二、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因此材料必须与观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如果材料和观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则会出现论证不合理的问题。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