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陆游《秋兴》阅读练习及答案(安徽芜湖2022届高三下).docxVIP

古代诗歌陆游《秋兴》阅读练习及答案(安徽芜湖2022届高三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芜湖市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年级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①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②,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作这首诗时诗人59岁,闲居山阴。②迮(zé):狭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首联可知,作此诗时诗人已赋闲在家多时,加上已近暮年,仕途前景不容乐观。

B.颔联中的“乾坤迮”描写诗人酒醉后在高楼上所见情景,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

C.颈联中的“五更画角”本指军中画角在五更时的报晓声,这里代指军营或者战争。

D.尾联中,诗人使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描写自己在烟雨中、丹枫下垂钓的画面。

15.后人评价此诗颇有杜甫“沉郁顿挫”之风,所谓“沉郁”,简单地说,指诗歌的情感深厚、浓郁、忧愤,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沉郁”的情感。

【答案】14.D15.①国土沦丧,战事未停之愁。“乾坤迮”一语双关,暗指国土沦丧,“五更画角”虽为虚写,但可见作者心系战场,仍为战事忧愁。

②年老多病,时日无多之悲。作者在首联、颔联写到自己快要满头白发,晚年多病,感慨岁月无多,直抒胸臆。

③报国无门,无奈隐居之叹。由颈联可知作者仍关注国事,但只能“空许国”,所以尾联所言的隐居垂钓实为报无门时的无奈之举。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使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错,两句都是虚写。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颔联“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诗人凭栏高阁之上,空怀满腔愤懑,只得借酒浇愁。“乾坤迮”,“迮”是狭窄,为什么作者觉得天地狭窄呢?结合南宋朝廷偏安于一隅的事实,“乾坤迮”一词,用其字面意思,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金瓯残缺。从深层次讲,这里的“迮”,不仅指有形的国土残破,更有深层含义。此前,陆游多次被贬,经历几度启用和罢免,陆游便开始了基本上闲居的在野生活。所以,这时的陆游不免感叹,天地之大,竟不容他施展才华。“乾坤”这里也象征着朝廷或者官场。一个“迮”字透入出了仕途的险恶,以及朝廷的腐败,引起了作者的无奈与感伤。

颈联“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陆游渴望通过参军,身经百战,建立显赫功勋,或是在军营草拟军事文件,从而实现施展生平抱负,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但只能“空许国”,实有报国无门,无奈隐居之叹,故“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实为报无门时的无奈之举。

首联“白发萧萧欲满头”、颔联“病入中年日月遒”,写自己满头白发,晚年多病,感慨岁月无多,直抒胸臆,抒发了年老多病,时日无多之悲。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写水声清脆,“____________”直接描写水质澄凉。

(2)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提醒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到达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沧海”经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鸣珮环②.水尤清冽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沧海月明珠有泪⑥.蓝田日暖玉生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珮、冽、跬、至、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