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 2)新乐府运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1.题解关键词《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感受。2.内容提示 本篇是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悲剧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与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互相映衬,各具特色。它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事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2)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肠;(3)还都触景生情,回宫绵绵相思;(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教学目的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2.难点:诗歌的主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关于作者白居易(772一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白居易一生虽多为官,但很不顺利,总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有《白氏长庆集》。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作品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文学主张一、学习要点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应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取入第四等,被任为位于长安西南的周至县县尉。这年冬天,他与友人陈鸿、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三、写作背景3.层次结构《长恨歌》是叙事长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叙述李、杨会合过程。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层:写李、杨遇合后的欢爱眷恋。末四句为第三层:写贵妃举家腾达,势焰熏天。五、层次结构(一)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四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变生不测,战乱骤起。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马嵬驿兵变,贵妃丧生。再下来八句为第三层: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怀念贵妃,不胜哀伤。末四句为第四层:写安史之乱平定,李于回长安途中路经马嵬驿,凭吊贵妃遗踪。层次结构(二)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这一部分也可分成四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写李初回长安时睹物思人,恍若隔世。接下来两句为第二层:写李对杨的无穷思念。再下面四句为第三层:写李的凄凉晚景和感伤怀抱。末八句为第四层:写李对杨的刻骨相思。层次结构(三)第四部分:自“临邛道士”至结束,写已登仙界的贵妃仍对李思念不已。这一部分也可分为四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李让道士去寻找杨的亡魂。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道士寻觅杨的曲折经过。再下面十二句为第三层:写道士历经波折,终于找到贵妃。最后二十四句为第四层:写杨托物寄词,以表明她对李之感激、思念和忠贞不渝。末句“此恨绵绵无绝期”点题,结束全诗。层次结构(四)六、内容述评《长恨歇》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坛。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一、讽喻说二、爱情说三、双重主题说讽谕说认为白居易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的荒淫生活作了讽刺和暴露。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爱情说认为这首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认为这首诗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倾。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笃相思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