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圣心源-杂病解-02气鼓
【原文】气从上降,而推原其本,实自下升,坎中之阳,气之根也。气升于肝脾,肝脾左旋,
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分也。肝脾不升,阴分之气堙郁而下陷,故脐以下肿。
【译文】气从上往下降,而推其本原,其实是从下往上升的,肾中的阳气就是气的根本。气
上升在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的分界线。肝脾不升,阴气郁结而下陷,
所以肚脐以下会肿。
【原文】木性善达,其发达而不郁者,水温土燥而阳升也,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达,
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郁迫而不升运,是以凝滞而为胀满。
【译文】木性善于通达,发达而不郁积,水温土燥而阳气升,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
通达,抑遏而克制脾土,肝脾郁迫而不能上升运转,所以凝滞而为胀满。
【原文】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湿热,传于膀胱,五行之性,病
则传其所胜,势固然也。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故水道
不利,加之以热,故淋涩而黄赤。
【译文】肝气不通达,郁积而产生热,热传到脾土,脾土受热,把脾土的湿热,传到膀胱,
五行的本性,发病就是传他所能够战胜的,气的态势本来就如此。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
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所以水道不顺利,加上发热,所以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
合并排尿困难,尿液呈黄色或者红色。
【原文】脾土既陷,胃土必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其下热者,肝木之不升
也,其上热者,胆火之不降也。病本则属湿寒,而病标则为湿热。宜泻湿而行郁,补脾阳而
达木气,清利膀胱之郁热也。
【译文】脾土既然下陷,胃土必定上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发病下热的原
因,是肝木的不升,发病上热的原因,是胆火的不降。发病根本原因属于湿寒,而病的表面
上则表现为湿热。宜泻湿而通郁,补脾阳而达木气,清利膀胱的郁热。
1
【原文】桂枝姜砂汤
【原文】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三钱,炙砂仁一钱,炒,研干姜三
钱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
膀胱湿热,小便红涩者,加栀子清之。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黏,不得下行,宜用瓜
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去其菀陈,然后调之。续随子仁,最
下痰饮,用白者十数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译文】桂枝姜砂汤
【译文】茯苓11克泽泻11克桂枝11克芍药11克甘草(炙)11克砂仁(炒,研)
4克干姜11克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
膀胱湿热,小便红涩的,加栀子清之。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黏,不得下行,宜用瓜
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祛除日久积滞糟粕,然后调之。续随
子仁,最下痰饮,用白色的十数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原文】瓜蒂散
【原文】瓜蒂二十个,研赤小豆三钱,研香豉三钱,研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去渣,
调二末,温服。取吐下为度。病重人虚者,不可服此,当用葶苈散。
【译文】瓜蒂散
【译文】瓜蒂(研)二十个赤小豆(研)11克香豉(研)11克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
去渣,调调上二种药沫,温服。取吐下为度。病重人虚的,不可服此药,应当用葶苈散。
以下是搜集的版本2(原文+翻译),奉献大家
【原文】气从上降,而推原其本,实自下升,坎中之阳,气之根也。气升于肝脾,肝脾左旋,
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分也。肝脾不升,阴分之气堙郁而下陷,故脐以下肿。木性善达,
其发达而不郁者,水温土燥而阳升也,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达,抑遏而克脾土,肝
2
脾郁迫而不升运,是以凝滞而为胀满。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湿
热,传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势固然也。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
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故水道不利,加之以热,故淋涩而黄赤。
【翻译】气从上往下降,而推其本原,其实是从下往上升,肾中的阳气,是气的根本。气上
升在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气的分界线。肝脾不升,阴气郁结而下陷,
所以肚脐以下肿。木性善于通达,发达而不郁积,水温土燥而阳气升,水寒土湿,脾阳下陷,
肝木不通达,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郁迫而不上升运转,所以凝滞而为胀满。肝气不通达,郁
积而产生热,热传到脾土,脾土受热,把脾土的湿热,传到膀胱,五行的本性,发病就传他
所能够克制的,气势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