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房内考.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房内考

古迦勒底人创造了星区划分法,这就是星座。古代中华民族也创造了自己的星区划分体系,人们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其星官数目,据初步统计,在先秦的典籍中记载有约38个星官。

春秋战国时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体系。到三国时代,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综甘、石、巫三家星官,编撰成官颗恒星的星表,并绘制成星图(该星表、星图早已散佚),晋、隋、唐继承并加以发展,我国的星区划分体系趋于成熟,此后历代沿用达千年之久,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小)星官

(或称为星座),据《清会典》所载,甘氏、石氏、巫氏的划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垣”。

紫微垣就是三垣的中垣,居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宫即为皇宫的意思,各星多数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两斧相异,环抱成垣

。整个紫微垣据宋皇佑年间的观测记录,Paulhaguet37个星座,附座2个,正星颗,增星颗

。它的天区大致相等于现今国际通用型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约占天区63度范围,以

五帝座为中枢,共含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颗。它包含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执法即廷尉,右执法即御史大夫等

o

天市垣就是三垣的下垣,位列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约占到天空的57度范围,大

致相等于武仙、巨蛇、蛇夫等国际通用型星座的一部分,涵盖19个星官(座),正星87颗,增星颗。它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天市即为集贸市场,《晋书·天文志》中云:“天子率为诸侯幸都市也。”故星名多用货物、星具,经营内容的市场命名,例如,《晋书·天文志》云:帝座“公是谓阴阳也”,斛和斗“立量者也”,斛用来量液态,阵则用来量液体

,列肆“公宝玉之货”,就是专营宝玉的市场,车肆“主众货之区”,就是商品市场,市楼

“市府也,主市价、律度、金钱、珠玉”等。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就是中国古代所创星区分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把沿黄道

、赤道附近的星象,分割成二十八个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作一宿,齐名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比涅或二十八星。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

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许、觜、参;

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此外除了切合这些星官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例如坟墓、离宫、附耳、南征、

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许、参、井、鬼、轸、尾等毕宿内,称作辅官或辅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含辅官或辅座星在内总共存有星颗。

在实践中,古人醒悟到,季节的变化和太阳所处的位置有关,星象在四季中出没早晚

的变化,反映着太阳在天空上的运动,但直接测定太阳的位置又难于办到,于是古人想出了间接办法,即由月球所处的星象位置去推算太阳所处的位置。月球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是

27日多(恒星月),恰好一天经过一宿。可见,二十八宿的创设是古代天文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o

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评论道:“现在无疑已经证实,中国古代的

天文学虽然在逻辑性和实用性方面决不强于埃及、希腊以及较晚的欧洲天文学,然而它却是以大不相同的思想体系为基础的。”他又说道:“二十八宿的界限一经划设,不论星群返回赤道的远近如何,中国人都能晓得它们的精确边线。甚至当星群在地平线以下时,只要观测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正在头顶的拱极星,就可以晓得了。”

二十八宿创设之后,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它的作用亦不断扩大,它不仅在观象授时,制订历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天体测量学形成之前,在推算、测定太阳、月亮

、五大行星以及流星、彗星、新星乃至满天星辰的位置等,无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

推算方法是,古人在每一宿中选取一颗星作为定标星,古人称它做“距星”。某一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