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6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背景链接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归隐后的陶渊明陆续写成组诗《饮酒》20首。这组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本诗是其中最为闲雅有致的一首。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其诗作主要表现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山水田园诗题材特征常见意象情感主题代表作品①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②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①景物类:溪水、山石、松林、柳、明月、菊花、竹、稻香、蛙声、桑榆、桃李等。②动物类:鸡、犬、眠蚕、白鹭、黄鹂、燕子、牛羊、蝉、布谷鸟、莺等。③人物类:隐士、山中人、松下客、野老、牧童、渔翁、浣女、农夫、林叟、邻人、樵夫等。①寄情山水,热爱自然,赞美山河。②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③表达向往自由、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④厌恶世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绩《野望》、陶渊明《饮酒》(其五)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lúxuānxiānɡhuán【诵读指导】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朗读时可按照“二三”式来停顿,语调宜舒缓。前四句宜读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足自豪之情;后六句重在抒发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之乐。诗词诵读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喧嚣扰攘的尘世。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译文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此,这样。闲适淡泊的样子。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心里远离了尘世,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不经意间看见南山。译文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傍晚。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愈发美好,鸟儿结伴而归。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译文山间的云气。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点明归隐之所,指喧嚣扰攘的尘世。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开头两句设置悬念,“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反差引发读者的思考。赏析因这组诗为“既醉之后”所作,故以“饮酒”为题。诗词品读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指代上两句内容。这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揭开悬念: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居所也就自然显得偏僻安静。赏析叙事议论奠定基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清风高节”的象征。写出了诗人闲适淡泊、物我合一的心境。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穆、淡远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赏析默写常考句写景抒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象征。这两句一静一动,写傍晚山间的美妙景象,描绘了一幅悠远、恬静、自然、和谐的画卷,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自在心境。赏析融情于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此时此地的景和情。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点明全诗主旨。赏析说明恬适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化用《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大辩不言”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直接抒情
闲适心境恬静生活山间美景人生真意饮酒(其五)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东篱悠然见山山气佳飞鸟还此中真意欲辨忘言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结构梳理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以及闲适淡泊、物我两忘的心境。主旨归纳
春望杜甫
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六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将家小安置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该诗作于至德二载(757)三月。背景链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