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pptxVIP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逃出大英博物馆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女史箴图》唐摹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画卷之一,原为清内府收藏,1900年被侵华英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前世今生

目录一、科技二、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三、文学和艺术第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壹科技

刘徽是三国曹魏时期的数学家,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最早提出了具有“权限”思维的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求得圆周率为3.1416。科技(一)数学——刘徽

祖冲之(420-500年)字文远,今河北人,古代杰出的大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有着巨大贡献。科技(一)数学——祖冲之

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观测和推算,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科技(一)数学——祖冲之

祖冲之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科技(一)数学——祖冲之

继承了曹魏刘徽的“割圆术,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撰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科技(一)数学——祖冲之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贾思勰。《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齐民要术·序》科技(二)农学

《齐民要术》目录: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卷三:种葵、蔓菁等12篇。卷四:园篱、栽树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酒4篇。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卷十:非北方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反应了当时农业生产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科技(二)农学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写出了《水经注》一书,这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山水散文汇集科技(三)地理学

科技(四)技术——炼钢綦毋怀文,襄国沙河(今邢台沙河)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冶金家,襄国宿铁刀的发明者。他总结了历代炼钢工匠的丰富经验,对古代一种新的炼钢方法——灌钢法作出了突破性发展和完善,同时在制刀和热处理方面也有独特创造,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贡献。

科技(四)技术——蜀锦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贰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南朝梁武帝四次出家,人称“菩萨皇帝”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一)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为何会盛行?魏晋南北朝的动乱不已,使人民普遍感到:人生命若朝霜、人生若尘露,强烈的生命忧患意识压迫着人们……从印度东来的佛教则为人们开辟精神解脱的新天地。……在魏晋乱世能够给人带来战胜恐惧、逃避困难的精神力量,加上统治者也以此为精神武器巩固地位。——王立《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风流与盛世》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们渴求寻找精神安慰传统儒家伦理受到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影响,人们需要对生老病死做解释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一)佛教

外来宗教,积极依附、融合本土文化,以适应中华文化的生态环境有违于儒家伦理夷夏观念的抵拒大慈大悲救世主轮回说寺院、石窟出家、剃发、不婚配、不敬王者南朝四百八十寺、莫高窟、龙门石窟观世音菩萨、弥勒佛、阿弥陀佛等善恶报应、因果轮回、极乐世界外来文化,遭到抵抗传入时间:两汉之际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一)佛教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石窟依山开凿,在武州河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个,大小佛像51000多尊,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同时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

诞生:东汉时期(五斗米道、太平道)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二)道教以长生修仙为主,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叁文学和艺术

《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

文档评论(0)

2698s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