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不可吸收性无孔纯钛膜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
在上颌前牙区,不同程度的牙骨量不足,嘴唇侧骨板的水平吸收也非常普遍。种植体植入后,往往出现唇侧骨板过薄,甚至是种植体颈部唇侧裂开性骨缺损,而种植体唇侧骨板的厚度是影响种植长期功能和软组织美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引导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是目前解决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时,种植体颈部唇侧裂开性骨缺损或唇侧骨板厚度小于0.5mm时,采取不可吸收性无孔纯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对其成骨效果和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纯钛膜的临床应用技巧。
种植本方法biocreplace
1.病例资料:2004年6月~2009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20例上颌前牙单牙缺失种植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9~56岁,平均34.0岁)。患者入选条件是无种植禁忌证,不吸烟。种植体植入后唇侧颈缘出现裂开性骨缺损或唇侧骨板厚度小于或等于0.5mm。
2.钛膜及骨移植材料:无孔纯钛膜(西安中邦公司)规格为:25mm×25mm,厚度0.03mm。
骨移植材料是BioOss骨粉(Geistlich,瑞士)。
4.种植系统:植入20颗种植体,均为酸蚀喷砂表面。其中Camlog4颗;NobelBiocareReplaceSelect11颗;Ankylos5颗。
5.临床操作:术前以0.12%氯己啶含漱液漱口3次,服用抗生素。局麻下,牙槽嵴正中偏腭侧横向切口,然后在近远中作颊侧的垂直向附加切口,掀起全层软组织瓣,刮净骨面残余软组织,充分暴露种植术区。遵循种植外科手术原则,植入种植体,保证种植体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图1~3)。种植体植入后以牙周探针测量唇侧骨板厚度,如颈部裂开性骨缺损,则厚度记录为0。沿种植体周围以细裂钻打孔,深度穿透皮质骨,可见血液渗出。自前鼻棘处取骨和/或种植体根方近梨状孔处刮取皮质骨,直接覆盖在种植体裸露螺纹或骨板菲薄处,自体骨表面覆以BioOss颗粒。选择钛膜并修剪,用塑形器将膜塑成理想形状,保证膜边缘超出骨缺损边缘2mm以上,同时距离邻牙1mm以上,采用6~8个膜钉固定。粘骨膜瓣在充分缓冲无张力条件下可吸收线缝合(强生)(图4~7)。术后口服抗生素1周,复方氯己啶含漱液漱口,维持至术后2周。患者在种植术后6个月行Ⅱ期手术,取出钛膜及钛钉,以牙周探针测量唇侧骨板厚度(图8~10)。Ⅱ期术后两个月进行种植修复(图11、12)。
6.临床效果评价:种植体植入术后观察有无软组织裂开和膜的暴露,种植Ⅱ期术中观测钛膜稳定性,有无炎症反应及种植体唇侧骨板厚度。种植体植入后1周内、3个月、6个月、1年拍摄X线片,观察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情况。种植体修复后,采用PES(pinkestheticscore)评分系统评价软组织美学效果。PES涉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的多个因素,包括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边缘龈水平、软组织轮廓、牙槽突度、软组织质地、软组织颜色7组评分指数,每组由低到高有0、1、2三个记分值,总分最低为0,最高为14,用以反映软组织美学效果。并评估患者对义齿美观效果满意度。
种植体的骨性结合
20例患者种植体植入后测量唇侧骨板平均厚度为0.23mm。钛膜引导骨再生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没有软组织裂开发生,所有20颗种植体均获得骨结合。Ⅱ期术中见钛膜周围软组织无炎症反应,钛膜易于取出。种植体唇侧成骨良好,再生骨区仍可见到移植的BioOss人工骨颗粒,钛膜与再生骨组织之间有一薄层纤维结缔组织层。20例患者Ⅱ期术中所测唇侧骨板厚度平均为2.33mm。X线片显示20颗种植体均获得骨性结合。20颗种植体均已完成永久修复,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PES平均得分为10.05±1.57(图7~14)。
讨论
一、引导骨再生膜的优点
上颌前牙区因其位于美学高度敏感部位,种植修复极具挑战性。植入种植体在三维方向的位置、位点软硬组织的解剖条件、软硬组织处理、种植时机和修复时机、临时修复体的选择、患者的笑线水平和牙周生物型等,都是影响修复美学的重要因素,而其中,种植位点的骨量是影响种植修复美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在上颌前牙区,缺牙位点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不足,唇侧骨板水平吸收在临床中尤其多见。种植体植入后,往往出现唇侧骨板过薄,甚至是种植体颈部唇侧裂开性骨缺损。Grunder等认为,种植体植入后,唇侧骨板的厚度应至少在2mm以上,或经过骨增量后达到2mm以上,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美学修复效果。引导骨再生技术是目前种植体植入后修复水平向骨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