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与专题(统编版选必中册).docxVIP

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与专题(统编版选必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一、导入

繁星璀璨的唐代诗空中,除了李白、杜甫之外,还有颗放射着神异凄迷之光的明星,那就是李商隐。虽然他没有李太白的飞扬不羁,也没有杜少陵的博大深厚,但他所特有的那一道扑朔迷离的心灵之光,在迢迢银汉中,无疑也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永恒。他的“无题诗”拔动了许多人的心弦,特别是他的这一首——《锦瑟》。“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这首诗历来有多样的解释。可以这样解读:锦瑟本有五十弦却说“无端”,流露了诗人心底的嗔怨。这一嗔怨,关联着他对青春年华的怀想。回顾平生,有多少情、多少事,早已迷离惝恍,宛如“庄周梦蝶”的故事一样,真实与梦境无法分辨,唯有曾经的感受,既如月光中带泪的珍珠,带着伤感,又如蓝田美玉的温润,引人怀恋。但究竟如何,却又难以说清。诵读这首诗,当仔细体会诗人如何传达往事如烟的独特感受。

二、初读感知

倾情诵读

【任务导引】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启超

【任务设计】

1、读诗题了解“锦瑟”。

锦瑟:有花纹的瑟。《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李商隐弹奏是那个让泰帝悲禁不止的五十弦的瑟,因此,锦瑟虽美,但琴声悲戚。

小结:诗题似乎可以为诗歌的解读指引个方向。

2、把这首诗压缩成七绝,五绝,三言,会是什么样?

(1)七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五绝:“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3)三言:“五十弦,思华年。成追忆,已惘然”

大致意思:青春年华流逝后,对自己青春年华的追忆。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今朝追忆时才有,就在它发生的当时已经让我感到怅然若失了。唉,追忆逝水年华,一切都已恍如隔世了!

3、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不是锦瑟呢?写的是什么?

本诗“锦瑟”并非唯一的描写对象,而是个引子,或睹物思人,或听琴兴感,都是触发联想,诱发文思。真正要说的不是“锦瑟”,而是“思华年”,“思华年”是诗眼。这也是古诗常用的手法一一托物起兴

4、诵读指导

配上伤感的音乐。请学生朗读,把握诵读舒缓、缓慢的节奏,读出回忆带着伤感的感觉。?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思考1】鉴赏首联

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忆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2.首联的“华年”有何含义?它与诗的主题是何关系?

华年,正如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本诗的主题是追忆华年所感,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主题的由头,或是主题的发轫。

3.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

“弦”“柱”与“华年”相联系,又与上文的“五十”相呼应,表明心中情感的强烈浓重。锦瑟弦多而音繁,则华年事多而情浓。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

【思考2】鉴赏典故

1.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

一是庄周梦蝶的典故,意为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

二是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三是鲛人泣珠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相思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

四是蓝田玉烟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思考3】炼字

1.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颔联含义:(我)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飘渺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或: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迷”、“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思考4】鉴赏尾联

1.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互呼应。“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