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物鉴定与鉴赏IDENTIFICATIONANDAPPRECIATION
TOCULTURALRELICS
中国古民居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功能
—以大同市广灵县宋氏宅院为例
12
王承媛张天宇
(1.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同…037009;2.云冈研究院,山西…大同…037034)
摘要:文章认为保护像宋氏宅院这样的中国古民居,有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民居象征着一
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传承了当地人民的精神,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不同的民俗风土文化。推进古民居
保护开发利用,能为乡村的产业兴旺提供智识资源、为生态宜居提供地方经验、为有效治理提供贴近民心的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中国古民居;宋氏宅院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0.040
宋氏家族现存有四处院落,宋氏宅院(1号院)到2019年院子闲置,亟需修缮。
西侧院落(2号院)(图1)一直作为居住使用,20
世纪90年代初卖给田家。距离宋氏宅院东侧围墙771古民居宋氏宅院的概况
米处的3号院曾作为缸房院,一进院正房、二进院东
房作为缸房,现二进院为后人居住,一进院闲置。距宋窑村宋氏宅院位于广灵县作疃乡宋窑村村内,
离宋氏宅院东侧围墙104米处4号院一直用来居住,现为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晚清时期。宋氏宅
现处于闲置。宋氏家族在民国时期开过缸房(酿酒作院为四合院布局,院内现存建筑有正房(图2)、东
坊)、跑过马帮,业务范围覆盖河北保定一带。在房(图3)、西房(图4)、南房(图5)、大门以及
1937年左右,宋氏家族开始没落,受客观条件影响,过门(图6)。大门西山墙内墙面写有毛泽东主席语
宋代后人已无能力继续经营家族产业,宋暠的五个儿录(图7),南房后檐墙书写有“备战备荒为人民”
子宋官职、宋官师、宋官民、宋官府、宋官德分开居的革命口号。
住,不再经营家族产业。宋氏宅院由宋官德居住,直宋氏宅院由于年久失修现各建筑屋面漏雨,局部
屋面下沉,瓦垄脱节,瓦件碎裂,屋面漏雨导致柴栈
沤朽,泥背裸露缺失,墙内柱糟朽下沉;正房、东
房、南房檐部屋面下栽,后人于檐椽下部设承椽檩及
承檐柱;东房、大门墙体倾闪。这些因素使得文物的
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2021年10月初,一场连续60多个小时的降雨
席卷山西,导致山西多处文物建筑受灾严重,宋氏宅
院原本的残损迅速发展。10月底又有降雨,建筑残
损病害持续扩大,各建筑屋面漏雨更加严重,柴栈沤
朽、缺失加剧,局部泥背裸露缺失的面积更广,屋面
瓦件破碎自室内可见;东房、南房檐部屋面下栽更加
图1宋氏宅院(1号院)西侧院落(2号院)严重,并且松闪构件极易掉落,严重威胁附近村民的
- 乡村振兴、双碳、储能、绿色金融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