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pptxVIP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

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2.调动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特点。

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代表作有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文体知识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童话往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整个大自然中的事物以及家具、玩具等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以生命,给它们注入人的思想感情,将它们人格化。

字词炫耀(xuàn)称(chèn)职滑稽(jī)骇(hài)人听闻陛(bì)下头衔(xián)爵(jué)士愚蠢(chǔn)赏赐(cì)随声附和(hè)妥(tuǒ)当御聘(yùpìn)勋(xūn)章钦(qīn)差

词语解释滑稽:(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炫耀:显示,夸耀。御聘:皇帝请的(人)。爵士:欧洲某些君主国中最低的封号,不能世袭,不在贵族之列。

词语解释华盖: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伞形遮蔽物。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故事结构爱新装(引子)做新装(开端)看新装(发展)穿新装(高潮)揭新装(结局)

引子:概述皇帝的特点:爱新装成癖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皇帝荒唐昏庸的程度

开端: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布的色彩和图案:·布的特性:用想象手法写骗子如何诱皇帝上当分外美观神奇怪异

发展:分别写出两大臣和皇帝看衣时的表现心理:神态:言行: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

高潮:皇帝穿新衣游行的情形动作:心理:转了转,扭了扭让别人觉得确有新衣

结局: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揭穿人物:揭穿原因:揭穿方式:皇帝表现:小孩天真单纯私下传开发抖又摆傲姿

细读课文1、课文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人物?又写了哪些事?事情:引子(皇帝爱新装)——开端(骗子织新装)——发展(大臣和皇帝看、穿看新装)——高潮、结局(皇帝穿新装)

细读课文2、梳理本文的叙事线索。本文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细读课文3、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的意思。第一部分(1)引子:皇帝爱新装成癖。第二部分(2-4)开端:骗子诱皇帝上钩,织新装。第三部分(5-31)发展:皇帝派两大臣及亲自去看新衣并试穿新衣。第四部分(32-36)高潮及结局:皇帝穿新装游行,真相被揭穿。

思考探究1.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为什么?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深层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愚蠢、虚伪,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说出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思考探究2.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在这里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细读课文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因为皇帝喜欢穿新衣,这正投其所好。

细读课文2、他们为什么又说做出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①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愚蠢。②愚蠢的皇帝肯定愿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分辨是非,以巩固统治。

细读课文3、文章为什么要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织布的情景,可否只写其中一次?不可以。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细读课文4、作者写到皇帝光着身子试新衣就已经达到讽刺的目的了,为什么还要在情节上安排游行大典?其用意是什么?把皇帝的新装和游行大典结合起来,把这出喜剧、闹剧、丑剧推向高潮,让皇帝的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细读课文5、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数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课堂小结这篇童话,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